- 什么是骨質增生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紀泉 主任醫師

骨質增生是由于關節的不穩定,造成關節周圍韌帶反復牽拉,從而形成牽張性的骨刺。骨質增生是關節不穩定的一種標志,也是骨關節炎的一種特征,發生的關節包括頸椎、腰椎、手關節、肩關節以及膝關節和髖關節,只要有關節的部位,都容易發生不穩定。骨刺形成的原因是退變或者創傷造成關節軟骨退變、關節間隙變狹窄,使原來適應關節高度的一些韌帶發生松弛,保護關節的能力下降,就會使關節在活動過程當中出現一些異常的運動,造成韌帶的牽拉,從而形成骨刺。在X光片上,骨刺呈現一個鳥嘴樣尖尖的表現,在實際上骨刺是圍繞著關節形成近似一周的形態。治療骨刺主要是避免進一步地生長,并不能使骨刺消除,還需要增加關節穩定性,像頸椎、腰椎應該多進行小燕飛等功能鍛煉,增加肌肉的強度,從而保護脊柱,減少骨刺的增長。對于膝關節或者是踝關節,應該增加免負重的功能訓練,通過增加股四頭肌肉、脛前肌、小腿肌肉、踝關節周圍韌帶的強度,就可以減少骨刺的增長,保護關節,從而使它們更加穩定,有利于骨關節炎的癥狀延緩,從而使關節使用壽命增加。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