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尿常規檢查蛋白質(+)是什么意思
- 尿常規檢查蛋白質(+)是什么意思
-
參與醫生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高宛生 副主任醫師

尿常規檢查蛋白質(+),說明尿液里面可能有蛋白質,但是蛋白質的含量也并不是特別高。正常人尿液里沒有蛋白質,如果尿常規里面化驗出現蛋白質(+),或者尿液里面異常有蛋白質,要找一找原因。如果是尿路感染,有尿血,里面就可能會有蛋白質。正常人如果尿液里面沒有紅細胞,沒有尿路感染,而單純地有蛋白質,1次、2次,少量或者微量的蛋白質,并不一定就說明有問題或者存在疾病。正常人的蛋白質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所以正常人尿里沒有蛋白或者檢查不到蛋白質。尿蛋白常見于比如偶然的或者功能性或者體位性的,這種蛋白質不必引起患者的恐慌或者重視,比如偶爾去體檢時可能有蛋白質(+),或者少量或者微量,經過兩天或者幾天休息后,再去復查的時候可能就沒有,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偶然性的尿蛋白或者體位性尿蛋白,不必引起患者重視。但是臨床上如果反復檢查尿液都有蛋白質,而且蛋白質的量比較高,可能患者伴有癥狀水腫等癥狀,需要進一步查是否為病理性尿蛋白。病理性的尿蛋白,最常見于腎炎或者腎病綜合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