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自截腎常見于哪種疾病
- 自截腎常見于哪種疾病
-
參與醫生

自截腎即腎臟在某些疾病情況下出現功能完全喪失,最常見于2種疾病,一種是感染性疾病中的腎結核,一種是腫瘤性疾病。具體分析如下:1、腎結核:是結核菌侵入腎臟后發生的傳染性疾病,當異常侵蝕到腎臟以及侵蝕到輸尿管時,可以造成腎臟損害。當侵蝕到輸尿管,造成腎尿管完全堵塞,腎臟功能就會逐步喪失,以致完全喪失整個腎臟的功能,造成腎自截。即此腎臟成為自截腎,完全喪失了濾過功能,對側腎臟沒有受到感染,有可能出現代償性增大;2、腫瘤性病變:如果是腫瘤性病變,常發生于腎盂或者輸尿管,這種腫瘤如果發現得不及時,也可能造成腎臟積水。腎臟積水嚴重的患者可以引起這側腎臟完全喪失功能,成為自截腎,即自己將自己的能力完全喪失。自截腎的形成,通過影像學檢查可以進行詳細的鑒別診斷,明確到底是結核造成,還是由于腫瘤占位造成。因為不同病因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是結核造成,需要應用抗結核藥物后,使結核處于靜止狀態,才能切除這側自截腎;如果是腫瘤,只要發現就積極進行治療,不要等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