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方法
- 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方法
-
參與醫生

臨床對于出血性腦卒中,可分為高血壓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兩類,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治療,具體如下:
1、若病情不是非常嚴重,出血量不大,一般可采取內科治療,包括脫水降顱壓治療。尤其在發病早期,即腦水腫高峰期,可用一些脫水藥起到降顱藥效果,因為顱高壓往往是導致腦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腦出血內科治療,還會采取止血、護胃、護腦治療。平時護理方面需注意保持患者適當頭位抬高、呼吸道通暢,治療方面要注意保持病人內環境穩定,防治病人肺部感染;
2、如果患者血腫量很大,尤其是有腦疝形成征象,或者出現顱壓非常高的情況,可能需要神經外科進行開顱、去骨瓣、清血腫治療。出血性腦卒中常見還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顱內動脈瘤破裂導致,除內科治療方法外,重要治療手段是對動脈瘤進行治療。其中最主要方法就是手術治療,包括傳統開顱、動脈瘤夾閉等,只有對動脈瘤進行有效治療,才有可能防止病情進一步進展,尤其是防止再出血發生;
3、如果患者出血量較大,同時腦實質出血也非常大,則一方面要進行開顱夾閉,另一方面還要進行血腫清除,故通常會建議選擇開顱治療。若病情不重,顱內血腫量不大,不需要開顱清除血腫。對于后顱窩動脈瘤患者,往往會建議其進行介入動脈瘤栓塞治療。尤其是在近年介入栓塞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介入材料不斷改進、更新情況下,更多病人或者是醫生會選擇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