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頸椎病什么狀況必須手術
- 頸椎病什么狀況必須手術
-
參與醫生
三亞市中醫院 禹志軍 副主任醫師

頸椎病出現以下情況時,必須手術治療:第一,頸椎病到了頸椎間盤突出,經過非手術治療后,根性疼痛沒有得到緩解或者繼續加重的,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及工作,是需要手術處理;第二,頸椎病有脊髓受壓癥狀,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即MRI檢查,證實脊髓或神經根存在明顯壓迫患者;第三,頸椎病患者突然發生頸部外傷或沒有明顯外傷,而發生了急性的肢體的痙攣性癱瘓的患者,這類是需要手術;第四,頸椎病引起患者突然的暈倒或者暈厥、猝倒,經過非手術治療沒有效的患者;第五,頸椎病有明確的交感神經癥狀,經過非手術治療無效而嚴重影響工作者;第六,頸椎病椎體前方的骨贅引起食道或者喉返神經受到壓迫患者,比如吞咽非常困難。以上這六類情況的患者,是盡量要實施手術處理的。
還有一種對于脊髓型的頸椎病,在影像學檢查里面發現脊髓因為受壓導致輕度的變性或水腫,但是患者自認為自身的癥狀,全身癥狀不重,而患者一再拖延,這類患者建議一經診斷就要立即實施手術治療,手術的時間在發病6個月內,手術效果是最好的,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部分病例有自然穩定及自限的過程,外科干預并非唯一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雖然不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對于終止癥狀的惡化,抑制病變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效果。脊髓型頸椎病的發展有漸進性的,常常不被患者自身感覺,由于有相當多的患者臨床發病的時候存在突然性,比如急性頸椎間盤突出可能導致癱瘓,影響外科治療效果,因此許多專家認為,應把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非手術的治療和觀察時間盡量縮短,脊髓型頸椎病一定要爭取做到早期診斷,進行短期的非手術治療及觀察以后,就是說一般限于少于6個月,如臨床癥狀再繼續發展,脊髓性頸椎病就應該及時選擇外科手術,盡早解除壓迫恢復頸椎的穩定功能,抑制病變繼續發展,觀察表示,脊髓型頸椎病的病程在6個月以內的患者,手術效果比較好,隨病程延長其手術效果會明顯變差。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