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夾層動脈瘤
- 什么是夾層動脈瘤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何川 副主任醫師

夾層動脈瘤,對動脈瘤來說是一個病理性的概念。動脈瘤的結構分為內膜層、中膜層和外膜層三層。正常的血管,這三層是完好的。當動脈瘤形成以后,動脈瘤血管壁的中層結構,也就平滑肌層結構會出現破損,形成這種囊狀突起。
夾層動脈瘤就是由于某種病理性的原因,血管的內膜和中膜之間形成了分離。血液由內膜和中膜進入到內膜和中膜層之間的分離間隙中,形成了夾層,血液進入以后會進一步破壞中膜層,甚至破壞內膜層,導致動脈瘤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
夾層動脈瘤相對于普通囊性動脈瘤的風險,在于它不但能造成動脈瘤的出血破裂,還能造成血管內的梗塞。因為一旦夾層形成,血管的內膜層往往也要縮水,失去內膜的血管就會形成血栓。有的時候夾層動脈瘤的早期表現,并不是動脈瘤出血,而是腦梗塞,所以夾層動脈瘤的治療,相對于囊性動脈瘤更加復雜。
對于夾層動脈瘤而言,病人不但面臨著腦出血的風險,還面臨著腦梗塞的風險。治療難度就像獨木橋一樣,兩邊都很艱難,所以夾層動脈瘤的治療,到目前為止,仍是血管病治療上的非常困難的難題。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