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寶寶的IQ不是生下來就那么高的,除了先天遺傳的因素外,爸爸媽媽可以依靠后天的愛和努力讓他們的智商提高,這可是爸爸媽媽能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喲!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慧一些,可怎樣才能如愿呢?專家們提示,大多數智商高的孩子都有以下特點:
1.遠血緣婚配生育的孩子。
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這種遺傳因素還表現在血緣關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為102;而隔省結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達109;父母是表親,低智商的孩子明顯增加。提示異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2.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
一份抽樣結果表明,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為103,而24-28歲這段時間生育者則高達109,但太晚生育(29歲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故專家推薦24-29歲為育齡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歲左右當爸爸為優。
3.吃母乳長大的孩子
英國劍橋大學營養學家對300名7-8歲的兒童做了智商測驗,并與嬰兒的食譜相對照,發現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智商普遍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同齡兒高出10分之多。
根據研究表明,母乳的喂養時間可能和嬰兒的智商有關。挪威科技大學的醫學專家測試了345名13個月大嬰兒的智商和運動技巧,并于他們五歲時重作測試。這些研究對象當中,近三分之二的食用母乳期至少都有六個月,不過其中有17%在不滿三個月大時,就改以奶瓶喂食。
這個由維克(Torstein Vik)醫師領導的小組發現,無論在哪個年齡層,哺喂母乳與運動技能都并無相互關聯。
但是那些三個月大后就不再吃母乳的嬰兒,到了13個月大和五歲前,分別在心智與整體智商方面的表現比平均低的可能較大。
這項發現支持了多數醫師對“哺喂母乳最好”的建議。研究報告作出結論,“我們發現哺喂母乳期間長短與心智發展有正向關聯,即使在調整過母親年齡、教育、智商和懷孕期間吸煙與否等因子后亦然。”“我們的數據支持哺喂母乳期間較長對認知發展有益的假設。”
許多新媽媽抱怨,即使她們認為無法做到,仍受到保健專家和社會上愈來愈多要求哺喂母乳呼聲的壓力。母乳富含特殊營養素、荷爾蒙和抗體,可由母體傳輸給嬰兒,讓寶寶抵抗疾病感染、呼吸道的疾病和腹瀉。專家尤其建議開發中國家的母親哺喂母乳,因為那些國家的嬰兒若未在出生三、四個月前喝母乳的話,死亡的風險較高。
4.體重適中的孩子
有關專家將超過正常體重20%的肥胖兒與同齡正常兒相比較。發現其視覺、聽覺、接受知識的能力均處于低水平狀態。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