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小編:到底什么樣的孩子可以稱為神童或天才呢
教授:
“神童”,在中國也叫“奇童”,在國外叫“天才兒童”,就是指那些特別聰明的孩子。之所以稱之為“神童”,除了人們通常所看到的,“其智力發展水平大大超過同齡人,或在某一方面顯示出非凡的才能”這個顯著特征以外,似乎還有點兒“神秘”的感覺。就是說,“神童”的這個“神”字,有雙重含義:一是“神奇”,出奇的聰明;二是“神秘”,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我覺得個別兒童特別神奇,肯定“事出有因”;但迄今為止,在全世界范圍內并沒有找到原因。正如國外一些長期從事這類研究的科學家所說:“兒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種真正的自然之謎。”
小編:這些被稱為神童或天才的孩子是如何被培養的
教授:
有人說,神童是培養出來的。這不是事實。要說能培養神童,那為什么世界著名的神童小威特的父親不多培養幾個神童,使他們的家族成為“神童世家”?事實上不是不為也,而是不能也。所謂“神童教育”就是發現孩子特別聰明,冷靜地選擇了一種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繼續促使孩子進步,如此而已。我認為:“神童是不能復制的。”與其說神童是培養出來的,倒不如說是被發現的,而且發現之后,沒有阻止孩子繼續進步。
小編:當看到有“天才”的相關報道時,您覺得家長可以怎么做
教授:
近幾年,接連不斷有人推出什么“培養神童”的所謂“方案”、“工程”、“行動”、“教室”、“搖籃”之類。他們拍著胸脯說“揭開了神童之謎”,打出“0歲識字,3歲掃盲”,“兒童個個都是神童”,“兒童個個都是天才”,“讓神童進入千家萬戶”等說法不絕于耳;還有的人“承諾”:“從我這個幼兒園出去的,個個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些人開辦的培訓班、幼兒園或小學,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廠”,可以“成批”地制造,是神童的“批發站”
其實,這些說法并不是科學的斷語,而是在制造“神話”。家長對于這些言辭和說法應該謹慎,不可盲目。
當然,“神童”的確是存在的,但那是極個別的,甚至可說是“鳳毛麟角”,不能把“神童”這個概念任意“泛化”,隨意夸大。
有的家長望子成龍之心過切,在某些“神童教育”廣告介紹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對孩子進行超強度的、“掠奪性”的所謂“早智力開發”,把普通的孩子當成“神童”來“強行開發”,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會有理想的結果。
希望家長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實際的幻想,破除對“神童教育”的迷信,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孩子,把孩子當成普通兒童,扎扎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培養、教育、訓練,為以后的發展積攢后勁。不要急功近利,硬是“趕著鴨子上架”。我們要永遠記住這個科學的結論:欲速則不達。
成才篇
小蟲媽媽是教育學專業畢業的,她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家長看待天才兒童的理性態度。
“有些所謂的天才是被家長美化出來的,我覺得哪有那么多天才。即使真是天才,過早地人為干涉,反而是對天才的摧殘。因為想要培養天才的成年人如果本身不是天才的話,他們怎么知道真正的天才需要什么。天才難得,但只要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教育,每個孩子都能成才。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而言,成才更重要。
我覺得孩子成才的定義應該是他可以自食其力,能夠在生活中獲得必要的尊重和自信。因此,我會培養自己的孩子具備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即積極的自我概念。只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就可以勇敢地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把握人生的各種機遇,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國內研究超常兒童的學者指出,智力超常的兒童約占全部兒童總數的3%。
天才并不多,但人才可以很多,讓寶貝成才是每個家長的心愿。給孩子無私的愛,培養他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進行合適的早期教育,是他今后成才的基礎。
起跑線上的關鍵詞:
·安全
人際關系是影響兒童健康發展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對年幼的寶寶而言,家庭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和活動場所,家庭成員便是他們最早建立關系的對象。
早在一周歲之前,寶寶就表現出對特定成人的偏愛和特殊的反應。在他能夠移動時(6~12個月),他就開始保持與一個或一些人的密切關系。如果受到驚嚇,他們會尋求身體的靠近和接觸。當被強行與這些人分離時,他們會反抗,有時甚至是拼命地反抗。可以說這些人是他們的“安全堡壘”。
因為有“安全堡壘”在身邊,寶寶會勇敢去探索。這種支持性的溫暖關系,是寶寶今后積極發展和健康成長的基礎。安全的依戀關系將有利于培養寶寶早期學習中重要的探索行為,并能促進父母對他們的學習提供支持。
·觀察
當寶寶還沒有辦法像成人一樣用言語確切地表達自己以前,了解寶寶完全依賴于父母用心的觀察。寶寶的發展其實是他自身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深刻地了解了寶寶的特征和能力是你采用良好的養育模式的重要基礎。在早期發展階段,你要了解的內容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寶寶內在的特質,如氣質;二是寶寶現時的能力水平。
寶寶4個月時,氣質的穩定性開始增加,開始顯示出比較一貫的氣質特征。通常,過度活躍和難以被抑制的寶寶常常受到成人的關注,而那些處于另一個極端的寶寶卻往往被忽略。其實,不同的寶寶其行為風格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個性特質,并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找到適合于寶寶氣質和行為風格的教養方式,就能幫助他更好地發展。
關于兒童發展的進程,研究者有較為一致的關于時間或順序的看法,但先天的差異和后天所處環境的不同使得同樣年齡的寶寶在能力發展方面表現出不同的個體差異。另外,由于寶寶的表現存在不穩定性,以及測查他的能力有很大難度,因此暫時落后于標準的寶寶并不一定就一直落后,而暫時提前于標準的寶寶也并不一定一直表現優異。我們要知道,寶寶有著學習的潛能,他是時刻準備著學習新的本領的。
·原則
發展能力與自我控制是相互支持、協同發展的。學習遵守規則是寶寶成長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這是他學習控制自己,并與他人合作的過程。
研究顯示:父母給予清晰的行為準則,有原則的控制和無限的關愛相結合的養育風格,可以幫助寶寶發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表現適當的行為。
1、要堅決說不
父母需要有一條清晰的界線,絕對不能做的事要堅決說不。不能做的事,通常是涉及到寶寶自身或他身邊人安全的。而當確保了安全之后,要放手讓寶寶自己探索。寶寶最初的發展主要是依賴于他感覺和知覺以及運動的經歷,比如他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觸摸到的等,這些刺激都是珍貴而重要的發展之源。限制他們的活動其實也就剝奪了他們的發展機會。
2、溝通有藝術
如何讓寶寶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怎樣幫助他克制沖動,不做父母不期望他做的事,是一種語言和行為的藝術,是養育寶寶的藝術。營造一個尊重、平等的氛圍,相信寶寶能夠愉快地學到更多本領。育兒是一種需要愛心、智慧和毅力的藝術。
3、適合的任務
為寶寶設定他不太容易達成的但又是能夠做到的任務,能促進他能力的發展。你需要了解他能夠做什么,這樣才能給他安排最佳任務,即在他的最近發展區內,也就是俗話說的“跳一下才能夠得著的”任務。當這個任務的難度在他的最近發展區內,一旦完成,他的自信心就會增加,會對自己有積極的評價,擁有自我成就感,對今后的任務和挑戰就會更有興趣。
當你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寶寶,并對寶寶的需求極為敏感時,就可以更好地支持寶寶的發展。只要陪在寶寶身邊,看著他努力而健康地成長,并在他需要的時候,不動聲色地提供幫助,他的表現一定不會令你失望。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