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專家和爸爸們抱怨媽媽站在了孩子的前面,擋住了他們。真的是這樣嗎?
經常會有文章提醒我們,爸爸對孩子起的作用。法國家庭部長為這些說法感到震驚,于是決定以所有母親的名義,修正這種抱怨中的不公正之處,由此,在去年春天引發了有關重新評估父母職能的法律修改的雪崩。
的確,有些夫妻離婚的原因是因為父親,認為母親剝奪了他們做父親的權力。但是以這種理由的離婚畢竟占少數,通常的離婚理由是夫妻之間沒有擺正彼此的位置,而并非是父權沒有得到承認。
許多妻子并沒有真正感覺到丈夫在日常生活中提供的實際幫助。有統計數字支持這一點:丈夫很少忙于家務,女人花在照顧孩子上的平均時間是他們的兩倍。
父親一方肯定會反駁:妻子期待著我們職業生涯的成功……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既然作為女性,我們遭到了指控,那就拿起辯護的武器吧!
是幾個世紀的歷史使然
女人在承擔其他社會角色之前,充當母親一職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當然,時代不同了,女人的職能發生了變化,但是并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有了根本的變化:
社會學家莫尼耶女士說道:“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使婦女大量地涌向勞動市場,她們擁有經濟獨立和個性獨立的地位,這一切使人們認為,婦女會非常重視她們費勁爭取到的社會參與權力。然而,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婦女更多地把精力投向自己的孩子。如果說在過去,這種情況當然不難理解,因為家庭是婦女們惟一能夠發揮才能的領域;而事情發生在今天,就有點令人吃驚了。”
為什么婦女沒有將“母親的解放”進行到底呢?有時候,某些思想意識或某種行為的改變需要幾代人的時間,尤其是當觸及一個幾千年固定不變的模式時,需要的時間會更長。
社會學家接著說:“過去,夫妻各自扮演的角色是很明確的。而今天卻變得模糊不清。妻子同丈夫一樣,都在尋找自己的社會地位。不可能一方變化,而另一方卻絲毫不變。當丈夫要求在家中有更多的位置時,妻子應該采取給予的態度。這方面沒有達到共識往往是引起夫妻間的糾紛的原因。”
男人們并不知道他們究竟要什么
面對著變化,男人們也無所措手足。他們知道自己不能再像父輩那樣,在外面獲得成功,在家里說一不二。但同時,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創造新模式。男人和女人不同,他們之間很少談論如何做父親,而且也不好意思求助于自己的父輩,所以他們只好獨自面對自己的疑問與不解。
心理治療師、哲學家波利爾分析說:“通常,男人有良好的愿望,卻不太知道怎么做。女人們經常抱怨男人對她們幫助不夠,但她們混淆了夫妻間的分工和父親的作用。當今的父親并不愿意當母親的副本,即簡單地做妻子的助理,在必要的時候換換尿布、喂喂奶。”
我們得承認,通常要求男人參與家務和幫忙是由女人單方決定的,而不是男人本身希望的。
是家庭育兒方式的沿習
同社會現象并行的問題還有更為個人化的家庭歷史。做了父母之后,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繼承了我們各自家庭的習慣。正如薩比納講述的那樣:
“我姥爺離開后,我姥姥獨自一人撫養了4個女兒。我母親選擇的丈夫是推銷員,只有在周末才回家。在我們家,從來都是母親來決定一切有關我們教育的問題,我從來沒有看見過父親對我們的事情做出過任何決定,也沒有看到過他同我母親討論。兒子出生后,我求助于媽媽,從她那里得到了許多建議,但我從來沒有問過丈夫的意見。當我對媽媽說,我忽略了丈夫的意見時,媽媽吃驚地說,‘在我們家里,男人從來不管孩子,什么事情都是女人對付。’從那以后,我盡量努力給丈夫留下一席位子,因為我不想再自然而然地沿習媽媽和姥姥她們的做法。”
波利爾分析道:“給丈夫留出位子的另一個困難之處還在于,一方面,有些女人同父親的關系非常親密,以致別的男人無法與之相提并論,任何男人都不能取而代之。她們心目中完美的孩子爸爸模式,就是自己的父親;而另一方面,那些對自己父親失望的女人,則期望著配偶能成為她心目中最理想的父親。
這樣的境界,丈夫同樣無法進入。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人愿意進入別人為他預訂好的框架里。”
當然,男人們也受著他們所接受的教育的影響:當他們認為自己有一個完美的母親時,期待著妻子像自己母親一樣,不會沒完沒了地責備他們。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