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況三:多形性妊娠疹
孕期體重過度增加
多型性妊娠疹的表現癥狀有時像蕁麻疹,但有些則是不規則的丘疹。多數出現在懷孕后期,且肚皮為好發部位。患處同樣會感覺到癢,但是如果孕媽咪可以忍受,在產后1周左右就會自然痊愈,無須治療。但是,對癢的忍受度因人而異,雷湘安醫師表示,輕微者可以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藥物或焦油,在患處局部涂抹,舒緩因為癢而帶來的不適感。
好發族群
‧ 頭胎孕婦
‧ 懷雙胞胎
‧ 孕期體重過度增加者,約有10~15%會出現
狀況四:結節性癢疹VS.搔癢性毛囊炎
結節性癢疹主要在懷孕第25周至30周期間出現,疹子外觀呈顆粒狀。而搔癢性毛囊炎外觀則有如青春痘,好發部位在腹部、大腿內側等。如果因為癢而為孕媽咪帶來不舒服的感覺,甚至造成情緒上的困擾時,建議可以適度的使用止癢藥,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冬天時應避免過度清洗皮膚,以免容易引起皮膚搔癢。
狀況五:疥瘡
傳染性疾病
疥瘡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是由疥蟲所感染,而疥蟲是一種大小約0.4公分,寄生在表皮內的小蟲。感染疥瘡時,身體四肢指縫間、腋下、鼠蹊部、胸部下方等部位,會特別容易感覺到癢,蓋上棉被身體變熱之后會更癢。由于這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在治療時,孕媽咪的家人也需要同時治療,以免相互傳染。
治療方式
‧ 病人所用過的衣服、被單、床單,須以50℃的熱水清洗,再以熨斗燙或日曬,或放于室溫內兩星期不與人體接觸,疥蟲會自然死亡。
‧ 依照指示洗澡并全身涂抹藥膏數天即可。
狀況六:肝功能異常
進一步抽血檢查
雷湘安醫師表示,少數有高危險妊娠的孕婦,例如有膽液阻塞、肝腎功能異常者,在懷孕期間也容易有皮膚搔癢的情形。在產檢初期經由血液常規檢查即可得知,如有這類情形的孕婦,也需要配合醫師的指示,接受適當的治療。
小叮嚀
過去孕媽咪因為擔心藥物治療會影響胎兒發育,唯有努力的“忍耐”,甚至是抓到皮膚破皮流血,企圖以痛感來取代癢感。但其實,目前醫學上用以治療妊娠搔癢癥的藥物,都是相當安全的,建議孕媽咪真的癢到不行時,千萬不要忍耐,積極治療才是上策。
皮膚保養之道
雷湘安醫師表示,引起妊娠搔癢癥的原因很多,一般上,可以從原因來著手改善皮膚搔癢的問題,例如遠離過敏原,或使用藥物治療等。此外,則建議孕媽咪做好皮膚的保養,例如干性膚質的媽咪,可以勤抹乳液滋潤肌膚;油性膚質的媽咪,則應避免過度清潔肌膚,從外在的因素著手,就能有效舒緩孕期皮膚搔癢的不適感。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