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陰道出血的原因?
1、與胚胎本身有關:
孕早期的陰道出血,如果是因為胚胎本身的原因,問題會更要緊一些。但也并不是說事事都要擔心的。不過只要是有一點點的出血,都是要引起重視的。
自然流產
自診要點
陰道有少量出血,根據流血量和積聚在陰道內的時間的不同,顏色可為鮮紅色、粉紅色或深褐色。有時有輕微下腹痛,胎動有下墜感,輕度腰酸腹脹。
什么原因引起的?
孕育小生命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如果胚胎本身有缺損,發育到一定程度胚胎就會被淘汰,多在兩個月左右發生流產。早期流產(16周前)幾乎全是由于受精卵有缺陷,導致胎兒發育異常造成的,常常不可避免。胚胎在宮內死亡時,常伴有陰道流血。
怎么來處理?
經過B超檢查、血液檢查等確診是自然流產時,醫生會做及時處理,將子宮內的殘留物清理干凈。
宮外孕
自診要點
從出血量上來看,很難區分宮外孕與先兆流血等,如果孕囊沒有破裂,不會有痛感,一旦破裂,就會疼得難以忍受,而且有大量出血。
什么原因引起的?
因某種原因使受精卵在子宮腔外的輸卵管或卵巢、盆腔等其它部位著床,即為異位妊娠。此種妊娠不能充分發育,往往中途流產而造成陰道出血。
怎么來處理?
通過血液檢查,會發現HCG的增加比正常妊娠會稍微慢一點。6~7周的B超檢查,宮腔內沒有孕囊,確認后需要立即住院,進行腹腔鏡手術,將子宮外的孕囊處理掉。
絨毛膜下血塊
自診要點
出血量有多有少,由于是在子宮內凝結形成的,因此偏茶色。
什么原因引起的?
包裹胎兒的絨毛膜(形成胎盤的子宮內絨毛)與子宮壁有稍許分離,外側會形成血塊,而引起出血。此時胚胎所需的營養供給也會隨之受影響。
怎么來處理?
通過靜養就能停止的少量出血,稍微休息就可以了,對胎兒基本沒有影響。一旦出現長期持續的大量出血,經由B超檢查出大血塊時,有可能絨毛膜會發生脫落,應立即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住院靜養。
自診要點
會有持續的陰道出血,且早孕反應嚴重,HCG水平特別高,子宮的大小大于正常妊娠月份。
什么原因引起的?
這是由于構成胎盤的絨毛組織變性而異常增殖,形成葡萄串樣大小不一的水泡。常有多量間歇性陰道出血,如有白色透明的葡萄串樣水泡排出即可確診。
怎么來處理?
馬上住院治療,經過B超檢查、血液檢查等確診是自然流產時,醫生會做及時處理,進行“清宮”,即將子宮內的殘留物清理干凈。因為該病會變成絨癌,所以在2年內還要隨訪HCG水平,以防止出現異常狀況。
胎盤前置狀態
自診要點
出血量和血色并不太容易確定,因為這跟診斷的早晚有關。
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孕期3個月左右,胎盤剛剛形成,正常的胎盤位于子宮腔上方,而胎盤前置的狀態位置略低,在子宮口附近。一旦子宮收縮就容易造成出血。
怎么來處理?
有些孕媽咪胎盤位置很低,孕期也照樣非常好,沒有任何異樣。如果是反復地出血,這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處理,即使是需要中止妊娠也是沒有辦法的。
2、與母體方面相關:
主要是因為子宮疾病引起的陰道出血,其實不是孕媽咪有時候也會出現的。這種情況醫生會根據出血量的多少和子宮疾病的嚴重程度,來做綜合判斷和處理。
孕激素缺乏
自診要點
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常比月經量少,血呈鮮紅色,早孕仍存在,有時伴有輕微下腹痛、腰痛及下墜感。
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妊娠3個月中,卵巢會形成黃體,來維持營養的供給。3個月后,慢慢形成胎盤,在妊娠黃體慢慢萎縮,而胎盤尚未形成之時,容易青黃不接,不能滿足胎兒所需營養。
怎么來處理?
一般建多休息,醫生會給孕媽咪天然的黃體素服用,如孕酮等,即所謂的安胎藥或注射黃體素,至胎盤發揮功能為止(約12周左右)。
子宮頸管息肉
自診要點
出現少量陰道出血,出血量少,有時會反復出血、白帶增多。
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果子宮口附近出現息肉(豆粒大小)后,有時會在尿液中混雜血液,或者性交時出血。
怎么來處理?
子宮頸管息肉大部分是良性的,此時可以放置不管。只有在出現反復出血時才需要進行切除。有時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息肉也會長大,這對妊娠和生產是沒有任何影響,不需要用保胎藥。也有醫生會建議在孕期將息肉拿掉,也是沒有什么大礙的。
子宮頸糜爛
自診要點
少量的出血或性交時出血、白帶增多。
什么原因引起的?
患有宮頸糜爛的孕媽咪,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會不斷增高,宮頸糜爛會明顯加重,而出現陰道出血。這種出血與自然流產造成的出血并不相同,不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只要及時止血仍可正常妊娠下去。
怎么來處理?
宮頸糜爛是由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引起的,對胎兒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由于孕期用藥有所禁忌,用藥不當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外用的藥物,生產后繼續治療。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