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媽咪有了寶寶后,不僅跟自己十分鐘愛的短裙、短褲說byebye 了,而且也一改夏天光著腳丫穿漂亮而又新潮涼鞋的習慣,因為,她們以往光潔如玉的腳和小腿,如今不是布滿了青筋暴跳的血管,就是有一條條又紅又痛腫脹的靜脈,這個樣子讓人見了既難看又心痛,然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青筋暴跳的血管還會影響媽咪們的身心健康——
何因使媽咪變成這樣?
原因一 增大的子宮影響了孕媽咪血液回流
隨著子宮一天天增大,孕媽咪的下腔靜脈受到擠壓,使下身回流到心臟的血液運行變得不順暢起來,因而使靜脈擴張,血液淤積在皮下的血管中。由此,很多孕媽咪到了懷孕末期時,在她們的腳面、小腿上及外陰處,就會出現了一根根狀如蚯蚓的紫藍色條索物。通常,它們沿著腳和腿蜿蜒而行,并且突出皮膚表面呈現出瘤狀,因此,又被叫做靜脈瘤。當然,這些靜脈瘤大多在分娩結束后,隨著子宮的自然回縮,靜脈血液的回流順暢會逐漸消失。靜脈瘤不僅使孕媽咪的腳和腿發脹、發木和酸痛,而且使原本光潔如玉般的腳和小腿皮膚,也變得讓人看上去既丑陋又心痛,同時,又很容易在受到磕碰時造成出血和感染。
原因二 媽咪分娩后患上了血栓性靜脈炎
有些媽咪會由于分娩造成的體力過度衰竭、做了剖腹產手術或陰道受傷較為嚴重,就較長時間地躺在床上休養,不愿及早起來活動。然而,這樣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得緩慢,非常容易在下肢的靜脈血管中形成血塊。由此,不僅引起靜脈曲張或進一步加重原有的靜脈曲張,而且導致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當皮膚表面血管有血栓時,可在皮膚上見到一條條血紅的腫脹血管,它們讓媽咪感到脹痛,并在彎曲腳時會引起小腿疼痛。當大腿形成血栓性靜脈炎時,整個下肢都會變得腫脹及皮膚發硬、發白。更為可怕的是,如果血塊隨著血液流動跑到肺部,就會引起肺栓塞,后果十分嚴重。
這兩種情況不僅對媽咪的身體有很大損害,而且使她們不得不放棄原來喜愛的裝扮,穿上長褲厚襪,把這些丑陋的靜脈瘤“藏起來”,因此,對身心健康都有不利的影響,必須采取有效防治對策。
媽咪有效防治對策
對策一 不要久站久坐
孕媽咪在懷孕后期,或腳和腿剛有腿靜脈曲張時,或已形成靜脈曲張的產后媽咪,平時都應該注意不要長久站立,也不要久坐不動或經常盤腿而坐,或是時常步行走遠路,而是要經常變換體位。如果不得久站或久坐,例如白天在辦公室久坐時,必須半個小時就要站起來走動一下,使腳部得到活動。條件許可時,最好把雙腿抬起放在桌子上,久站時則要不時地調整姿勢,如讓一只腳膝略為彎曲的站立,這樣,就可把身體的重心輪流地放在兩條腿上。
對策二 生活起居中促進靜脈血回流
內衣內褲要寬松一些,不要過緊地勒腹部。如果剛剛形成靜脈曲張,每天起床后,趁著靜脈曲張和下肢水腫較輕時,穿上高彈力的襪子,或在小腿由下而上地纏上彈力繃帶,待晚上臨睡前取下。平時行動要小心,避免磕碰靜脈瘤,避免用過冷或過熱的水洗澡,與體溫相同的水最為適宜。為了減輕靜脈壓力,要防止或及時糾正便秘,有咳嗽或氣喘時應積極治愈。每次蹲廁不要時間太長,特別是夜間睡眠時,要用枕頭將腳墊得略高一些,促進下肢靜脈血液順暢回流。
對策三 多做運動并在產后及早活動
為了防止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媽咪可在每天起床前,最好先做一些活動腳趾頭的運動,然后動動腳并抵住床邊壓壓,再左右移動。只要體力允許,媽咪在產后應盡早下床活動,并且逐漸增加活動量,尤其是剖腹產生產的媽咪。這樣不僅可避免下肢靜脈瘤加重或形成血栓性靜脈炎,而且還可促進子宮盡快復位。
對策四 適時接受手術治療
有的孕媽咪下肢靜脈曲很嚴重,甚至患上血栓性靜脈炎,需做大隱靜脈結扎手術,但應在產后施行。因為孕期做手術不易徹底且多復發,由此增加血栓形成。由于陰道壁處的靜脈血管壁菲薄,容易破裂并在破裂時血流如注,因此,應及時就醫,平時使用彈力月經帶,禁止騎車及性交。經過休息及治療無明顯改善,應考慮做剖宮產。
叮囑:無論孕前或產后,一旦發生血栓性靜脈炎,都應及早就醫,以防加重靜脈瘤及引發嚴重后果。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