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對于烏龜以及鱉兩者知道多少,可能有些不了解的人認為兩種是一樣的,其實并不是,也許有些人并不知道龜板和鱉甲都是兩味中藥材,中醫里頭兩者是不一樣,有區別的,所以就要把它們區分開來;我們下面會為大家介紹到的,此外,大家應該也很想知道它們兩者都有什么樣的療效吧,那么現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龜板和鱉甲的區別以及功效如何。
龜板也叫龜甲,烏龜殼、烏龜板、下甲、血板、燙板。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剝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殘肉,稱為“血板”。或用沸水燙死,剝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殘肉,曬干者,稱為“燙板”。
龜板味咸、甘,性微寒。歸肝、腎、心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養血補心的功效。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筋骨痿軟,心虛健忘。
鱉甲別名為團魚蓋、腳魚殼、上甲、甲魚。本品為鱉科動物鱉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置沸水中燙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剝落時,取出,剝取背甲,除去殘肉,曬干。
鱉甲味咸,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退熱除蒸。用于陰虛發熱,勞熱骨蒸,虛風內動,經閉,癓瘕,久瘧瘧母。
①治男女骨蒸勞瘦:鱉甲一枚,以醋炙黃,入胡黃連二錢,為末。青蒿煎湯服方寸匕。(孫思邈)
②治骨蒸夜熱勞瘦,骨節煩熱,或咳嗽有血者:鱉甲一斤(滾水洗,去油垢凈),北沙參四兩,懷熟地、麥門冬各六兩,白茯苓三兩,陳廣皮一兩。水五十碗,煎十碗,渣再煎,濾出清汁,微火熬成膏,煉蜜四兩收。每早晚各服數匙,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③治熱邪深入下焦,脈沉數,舌干齒黑,手指但覺蠕動,急防痙厥:炙甘草六錢,干地黃六錢,生白芍六錢,阿膠三錢,麥冬五錢(去心),麻仁三錢,生牡蠣五錢,生鱉甲八錢。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溫病條辨》二甲復脈湯)
④治老瘧久不斷者:先炙鱉甲,搗末,方寸匕,至時令三服盡。(《補缺肘后方》)
⑤治溫瘧:知母,鱉甲(炙)、常山各二兩,地骨皮三兩,竹葉一升(切),石膏四兩。上以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溫三服。忌蒜、熱面、豬、魚。(《補缺肘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