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是生活中很常見到的藥物,它是一個以治療疾病為主,但是對它很多人卻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它之前,也是需要對它進行全面了解,這樣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也不會出現其他問題,對身體健康也是有著很好幫助作用,那磁石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它也是有著很多方面。
磁石的簡介
【名稱】:磁石
【英文名】:Magnetite
【拼音】Cí Shí
【別名】:玄石、磁君、處石、延年沙、續未石、拾針、綠秋、伏石母、玄武石、帝流漿、席流漿、瓷石、熁鐵石、元武石、吸鐵石、吸針石、慈石、靈磁石、活磁石、雄磁石、攝石、鐵石、戲鐵石
【藥材類別】:礦物類
【性味】:辛咸;平;無毒。
①《本經》:味辛,寒。
②《別錄》:咸,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味甘澀,平。
【歸經】:入腎、肝、肺經。
①《綱目》:入腎。
②《本草經巰》:入足少陰,兼入足厥陰經。
③《本草經解》:入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
【入藥部分】:為氧化物類礦物磁鐵礦的礦石。
【產地和分布】:常產于巖漿巖、變質巖中。海濱沙中也常存在。分布山東、河北、河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湖北、云南、廣東、四川、山西、江蘇、安徽。
【形態特征】:等軸晶系。晶體呈八面體、十二面體。晶面有條紋。多為粒塊狀集合體。鐵黑色,或具暗藍靛色。條痕黑,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斷口不平坦。硬度5.5~6.5。密度5.16~5.18g/cm3。具強磁性。性脆。無臭,無味。
磁石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 打碎先煎;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敷。
磁石的功效與作用
平肝潛陽;安神鎮驚;聰耳明目;納氣平喘。主眩暈;目花;耳聾;耳鳴;驚悸;失眠,腎虛喘逆。潛陽納氣,鎮驚安神。治頭目眩暈,耳鳴耳聾,虛喘,驚癇,怔忡。
①《本經》: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熱煩滿及耳聾。
②《別錄》:養腎藏,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瘺,頸核喉痛,小兒驚癇。
③《藥性論》:補男子腎虛風虛,身強、腰中不利,加而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治眼昏,筋骨羸弱,補五勞七傷,除煩躁,消腫毒。
⑤《本草衍義》:腎虛耳聾目昏者皆用之。
⑥《綱目》:明目聰耳,止金瘡血。
⑦《玉楸藥解》:治陽痿,脫肛,金瘡,腫毒,斂汗止血。
⑧《本草從新》:治恐怯怔忡。
⑨《本草求原》:治瞳神散大及內障。
⑩《本草便讀》:納氣平喘。
拓展閱讀:磁石的注意事項
①《本草經集注》:柴胡為之使。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殺鐵毒。
②《本草從新》:重鎮傷氣,可暫用而不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