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1978年成立,現有編制床位48張,實際開放床位54張,是云南省衛生廳重點專科。現有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技)師10名,主治醫(技)師11名,醫師2名;其中,碩士6名。年平均門診人次4549人、住院人次1197人、危重人次10503人,搶救人次1665人。住院患者的診斷符合率達98.12%。心內科將循證醫學的研究結果較好地...
展開>>
介紹: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1978年成立,現有編制床位48張,實際開放床位54張,是云南省衛生廳重點專科。現有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技)師10名,主治醫(技)師11名,醫師2名;其中,碩士6名。年平均門診人次4549人、住院人次1197人、危重人次10503人,搶救人次1665人。住院患者的診斷符合率達98.12%。心內科將循證醫學的研究結果較好地用于臨床實踐,規范臨床診斷行為,遵循中華心血管病診療指南和建議,顯著提高了診療水平,使治愈率、好轉率提高到96.88%。隨著該科二級學科的快速發展,5年共完成介入手術1587臺,其中單腔、雙腔、三腔起搏器植入及ICD植入術431臺,射頻消融術根治室上性心動過速、房速、室速等125臺,選擇性冠脈造影術578臺,PTCA+支架植入術402臺,先心病介入傘堵術51臺。尤其是心電生理與起搏方面:ICD在心臟性猝死一級預防等專項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新型心臟起搏器的臨床應用、房室結消融及起搏器治療房顫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質量改善研究達國內先進水平。冠脈介入治療方面:急診PCI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慢性閉塞、左主干病變、復雜病變、臨床高危病例的手術成功,使該科在該領域處于省內領先水平,近期還率先在西南地區開展了冠脈內干細胞移植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先心病介入治療學科研究方面:開展了房間隔缺損、管型動脈導管未閉的介入傘堵術,并于2004年引進了室間隔缺損介入傘堵術等新技術及心電生理與起搏器方面的室速的射頻消融術等新業務。在省內率先設立慢性心衰、胸痛、慢性房顫、起搏電生理等專病門診,對心血管科常見多發病初步實行了單病種管理,定期召開科內質控會,嚴把醫療護理質量關,努力做到“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近年來,科室高度重視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對當前國內外最新研究結果反應迅速并努力轉化為生產力,積極推行相關的新理念、新技術,科室綜合實力明顯提高,目前位居省內領先地位,二級學科建設發展快速,5年來科室承擔了11項科研項目,五項已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獲衛生廳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自選科研項目已完成待申報。獲省科技廳資助及衛生廳資助科研課題各一項,目前正在研究之中;另外兩項國家“十五”攻關項目及一項全國多中心研究正在穩步進行。超聲心動圖室創建于1985年,是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心臟超聲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并已成為該省主要的心血管病超聲診斷中心之一。現有超聲檢查診斷醫師4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1名。1985年開展頻譜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1990年開展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1994年相繼開展雙平面及多平面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1995年開展心功能定量測定,1996年開展多巴酚丁胺負荷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冠心病及評價存活心肌,2001年開展超聲心動圖在心臟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包括經導管瓣膜球囊擴張成形術、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經導管封堵術。目前,超聲心動圖室每年進行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患者人數達8500人次;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患者150人次。超聲診斷與臨床手術診斷符合率達95%以上。心內科無創檢查室開展的檢查項目有多導心電圖、活動平板心電圖運動試驗、食道調搏、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及24小時動態血壓等,這些項目是心臟疾病診斷必不可少的,在心血管病的診斷和研究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