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是衛生部-湖北省共建“211工程”重點學科,現有“耳顯微及耳神經側顱底外科”、“耳內科”、“鼻內鏡及內鏡顱底外科”、“喉科及頭頸腫瘤外科”、“鼾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科”、“小兒耳鼻咽喉科”等6個三級學科,以及“耳聾及眩暈診療中心”、“過敏性鼻炎及變態反應疾病診療中心”、“鼾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診療中心...
展開>>
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是衛生部-湖北省共建“211工程”重點學科,現有“耳顯微及耳神經側顱底外科”、“耳內科”、“鼻內鏡及內鏡顱底外科”、“喉科及頭頸腫瘤外科”、“鼾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科”、“小兒耳鼻咽喉科”等6個三級學科,以及“耳聾及眩暈診療中心”、“過敏性鼻炎及變態反應疾病診療中心”、“鼾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診療中心”、“頭頸腫瘤診療中心”、“鼻內鏡及內鏡顱底外科診療中心”等5個臨床專病診療中心。并建有耳鼻咽喉科學研究所,下設“內耳形態與超微病理研究室”、“聾病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室”、“耳發育與細胞生物學研究室”、“離子通道與受體研究室”、“聽覺生理研究室”、“前庭生理與平衡功能研究室”、“鼻部炎癥與變態反應研究室”、“睡眠障礙疾病研究室”、“頭頸腫瘤研究室”9個研究室。開放病床310張,目前在崗職工210人,正高職稱14人(其中二級崗位1人,三級崗位3人),副高職稱16人,主治醫師40人,護士115人。學科歷史悠久,技術精良,名醫薈萃,綜合實力全國一流,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專業學科之一。早在1928年當時的“漢口協和醫院”即有英籍耳鼻咽喉科醫師(A.S.Wong)開展扁桃體切除,鼻息肉切除術。1936年,我國耳鼻咽喉科先驅和開拓者之一,耳鼻咽喉科專家李寶實教授來院工作,初步建立了耳鼻咽喉科,在外科附設有數張病床,1950年成立獨立的耳鼻咽喉科。1951年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遷來漢口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并建成為“中南同濟醫學院”。1955年更名為“武漢醫學院”,漢口協和醫院成為武漢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同年成立耳鼻咽喉科教研室,由國家一級教授李寶實任主任,1960年起由我國著名耳鼻咽喉科學專家魏能潤教授擔任主任。1960年創建了內耳病理實驗室。1978年經醫學院批準成立耳鼻咽喉科疾病研究室,魏能潤、黃選兆、鐘乃川先后任研究室主任。1983年創建了內耳超微結構及病理實驗室,變態反應實驗室及聽力-前庭生理實驗室。1984年開設了變態反應性鼻炎專病門診。1984年由我國著名耳鼻咽喉科學專家汪吉寶教授任教研室主任。1985年開始了三級學科建設,初步分為耳科組及鼻咽喉頭頸腫瘤組。1994年由著名耳鼻咽喉科學專家汪廣平教授任教研組主任。1998年由我國著名耳鼻咽喉科學專家孔維佳教授接任教研室主任。2000年建立顳骨解剖訓練室,2001年經批準成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耳鼻咽喉科學研究所,孔維佳教授任所長。逐步完善并建立了“內耳形態與超微病理研究室”、“聾病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室”、“耳發育與細胞生物學研究室”、“離子通道與受體研究室”、“聽覺生理研究室”、“前庭生理與平衡功能研究室”、“鼻部炎癥與變態反應研究室”、“睡眠障礙疾病研究室”、“頭頸腫瘤研究室”,形成了包括耳鼻咽喉各領域的9個研究室。2006年建成5個三級學科,5個臨床專病診療中心。2015年成立耳內科,形成6個三級學科。2018年10月由我國著名耳鼻咽喉科學專家肖紅俊教授接任教研室主任、科主任。1981年被批準為國家首批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95年為博士后招收單位,1997年被批準為部-省共建“211工程”重點學科,1998年被批準為湖北省高校重點學科,2001年成立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耳鼻咽喉科學研究所,2003年被評為“湖北省精品課程”,2004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2006年被批準為“衛生部人工耳蝸捐贈項目手術定點學科”,2007年被評為“國家雙語示范課程”。2007年被批準為“衛生部耳鼻咽喉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2009年被衛生部批準為中國殘聯“人工耳蝸救助項目定點醫院”。2011年被衛生部批準為“國家臨床重點??啤薄?012年湖北省衛計委批準成立“湖北省耳鼻咽喉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耳鼻咽喉科成為中心主任所在單位。2015年經湖北省衛計委批準,“湖北省耳鼻咽喉頭頸醫學中心”在耳鼻咽喉科成立。本學科實力穩居國內一流,在2015-2018年國內三個權威機構發布的醫院學科評估體系排行榜中位列前六之內,充分體現了本學科的綜合實力。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醫院最佳??坡曌u排行榜》”中排名第6位;在“北京大學基于醫療大數據發布的《中國臨床學科評估榜》”中排名第5位;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和醫學科學報社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排名第6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