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呼吸內科,(暨現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前身是始建于1936年內科呼吸病學組,經過赫國志、林樹青、李淑芳、馬忠森、張捷等為首的幾代人共同奮斗,幾十年來學科一直是處于吉林省呼吸界的領軍地位,在全國也享有盛名。科室是吉林省唯一的呼吸病研究所、首批呼吸專業國家臨床藥理基地、東北三省首家肺功能培訓基地、呼吸內鏡診斷介入治療培訓中心、吉林大學-...
展開>>
介紹: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呼吸內科,(暨現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前身是始建于1936年內科呼吸病學組,經過赫國志、林樹青、李淑芳、馬忠森、張捷等為首的幾代人共同奮斗,幾十年來學科一直是處于吉林省呼吸界的領軍地位,在全國也享有盛名。科室是吉林省唯一的呼吸病研究所、首批呼吸專業國家臨床藥理基地、東北三省首家肺功能培訓基地、呼吸內鏡診斷介入治療培訓中心、吉林大學-悉尼大學呼吸道疾病聯合研究中心、衛生衛計委全國首批呼吸病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十一五”和“十二五”的教育部吉林大學、吉林省衛生廳和及長春市衛生局的首批呼吸病臨床重點專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與國際國內一流水平接軌的吉林省呼吸疑難危重癥的會診和救治中心、創新人才培養醫學教育中心和臨床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科室有醫護人員66名,護士43人,技師3人,醫生21人。其醫生中博士生導師4人,教授6人,(45歲以下1人),副教授4人(40歲以下1人),主治醫師6人,碩士生導師7人;最早建立碩士和博士點,醫生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博士后5人,博士10人。15人有在國外留學經歷。聘請國外客座教授5名,合作研究生導師5名。目前已形成比較完善的專業組體系,肺間質性疾病、慢阻肺(COPD)、哮喘、肺癌、感染、危重癥、肺血管病、睡眠障礙監測、介入呼吸病學九個專業組快速均衡發展,對于呼吸相關危重疑難病的鑒別診治能力在全國呼吸界享有盛名。在馬忠森教授帶領下,在應對“非典”、甲流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關鍵作用,受到了中組部等各級政府部門的多次表彰,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贊譽和認可。科室在省內率先開展有創和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是省呼吸內科醫生進行肺部疾病介入治療的唯一科室,呼吸內鏡診治及介入技術達到了省內首位、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多年來已完成數萬例次經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數百例次的氣管、肺部血管介入手術,經呼吸內鏡診治水平在全省始終保持領軍地位。科室在臨床科研方面已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接軌。以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肺纖維化)、肺癌、肺栓塞,重癥感染性疾病,哮喘,慢阻肺等臨床救治和分子發病機制及靶向治療為主要研究方向,與國際國內頂級專家合作開展全球哮喘和慢阻肺的防治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還作為中國哮喘聯盟的成員正式簽約加入國際澳亞重癥哮喘網絡建立和哮喘發病機制的研究工作;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一流大學中3個重點實驗室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研究,研究生交流學習26人次,進行疑難病例遠程會診,創建教學科研合作平臺。建科至今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9項、省部級等各級科研課62項,國際國內多中心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實驗研究46項,國家十二五計劃項目3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各項獎勵38項。醫療成果獎16項,發表論文200余篇,SCI收錄文章58篇。獲國家專利2項。累計獲得研究經費約1200萬元,國家和省廳重點專科的專項經費1000余萬元。科室教學工作在教育部的高等院校的教學評估和國際教育認證工作中表現突出,自1984年來承擔了歷屆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和留學生的內科學及檢體診斷學教學任務,以及研究生進修生和近年來規范化醫師的培訓等。承擔省級和吉林大學教改項目6項,發表教改論文2篇及編寫教材11部,獲得吉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5項,分獲吉林省精品課程、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教育部中國大學精品視頻課程等殊榮,并于2014年被選入教育部國家級十二五教材臨床診斷學的編委會。呼吸內科將一如既往的秉承“務實求精,創新和諧”的優良傳統,實踐“懷仁愛之心、獻智慧之舉、踐神圣之職、鑄健康之城”的莊嚴承諾,以真誠的態度,科學的理念,精湛的技術,為廣大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為發展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貢獻呼吸內科的力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