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胸外科,自五十年代初,由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專家范秉哲教授和孫衍慶教授創建,開展胸心血管外科手術已有50多年的經驗?,F有病床58張,監護室(ICU)床位5張,醫師19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4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7人,主治醫師5人、博士4人、碩士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人,每年完成胸心血管外科手術600多例。在胸部...
展開>>
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胸外科,自五十年代初,由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專家范秉哲教授和孫衍慶教授創建,開展胸心血管外科手術已有50多年的經驗。現有病床58張,監護室(ICU)床位5張,醫師19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4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7人,主治醫師5人、博士4人、碩士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人,每年完成胸心血管外科手術600多例。在胸部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方面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診斷率、手術成功率及病人存活率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在治療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胸壁腫瘤及氣管疾病等方面處于國內先進水平;開展了胸部惡性腫瘤圍手術期的輔助化學治療,達到了滿意的療效。胸外科開展胸腔鏡和縱隔鏡等微創手術十余年,達到創傷小、痛苦少、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滿意效果,近年來,胸外科還開展了冷凍治療大氣管腫瘤的新技術,在減輕腫瘤晚期病人的痛苦和延長大氣管腫瘤病人生存時間上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在治療大血管疾病,如布-加綜合征的外科治療居國內領先水平,廣泛開展了各種動、靜脈疾病的診斷、手術與微創的血管腔內治療;如主動脈瘤、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手術與腔內介入治療,對周圍血管疾病如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慢性肢體缺血性病變的診療與介入治療。同時,胸外科還承擔著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的教學任務。全國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專家,博士生導師王天佑教授從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四十年多年,為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之一,特別是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的外科治療方面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精湛手術技術。被評為全國著名胸外科專家,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全國人大代表。在國內首次完成“動力性心肌成形術”,在擴張性心肌病、慢性心衰的外科治療及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成果突出。現任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普胸外科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委員(曾任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雜志、外科雜志、胸心血管外科雜志、心血管病雜志、中國肺癌雜志等六種核心雜志編委。衛生部醫療鑒定委員會委員。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衛生部二等獎二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項,二、三等獎各一項,論文60余篇,專著4部。病房工作:周一上午科主任查房和術前討論及學術研討;下午:氣管鏡和食管鏡檢查。周二至周五手術日。胸外專業:電視胸腔鏡手術電視胸腔鏡手術是興起于90年代的一種全新的手術治療方法,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該手術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和對美容影響小。胸外科常用的傳統手術后外側切口一般長度為15-25cm,需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切斷背闊肌、斜方肌、前鋸肌、肋間肌等肌肉,切除一根肋骨或者切斷第5或第6后肋進入胸腔,撐開肋間以達到暴露手術野的目的,存在著手術創傷大,術后病人痛苦大,疼痛明顯,對呼吸功能影響較大,恢復時間長等缺點。而電視胸腔鏡手術只需在胸部作2-4個長度僅為2-3cm的切口就可運用器械完成手術,大大減輕了手術創傷,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痛苦輕、療效可靠、切口符合美容要求等優點。電視胸腔鏡手術的胸腔內成像系統,類似使醫生的視野延伸到病人的胸腔內進行手術操作,手術視野放大清晰,尤其對于胸腔內較深在、常規開胸手術較難觀察到的部位顯示良好,其病變顯現,手術切除的范圍以及安全性甚至好于開胸術。電視胸腔鏡手術已成為胸部微創外科的代表性手術,它的出現和應用,讓胸心外科醫生可以在非常小的創傷下完成常見的胸部手術。其應用范圍幾乎已涉及到胸外科所有常規需開胸手術的疾病。目前已成為胸部疾病診斷和治療的一種可供選擇的重要手段。由于它創傷小,使一些肺功能較差,不能耐受常規開胸手術的患者也能夠獲得手術診斷和治療的機會,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胸外科手術適應癥。目前電視胸腔鏡手術主要適應癥可分為診斷和治療兩大類適應癥包括:胸膜疾病(氣胸、胸腔積液、胸腔內感染及膿胸、胸膜占位性病變),肺臟疾病(肺表面結節性病變、肺內轉移性腫瘤、肺良性病如肺氣腫,原發性肺癌),縱隔腫瘤(縱隔神經源性腫瘤、胸腺瘤??v隔其他良性腫瘤:包括畸胎瘤、腸源性囊腫,支氣管源性囊腫等),心包疾病(心包積液、心包囊腫),食管疾病(食管平滑肌瘤、賁門失弛緩癥、食管癌),胸外傷(血氣胸、肋骨骨折)的大部分胸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電視胸腔鏡改變了常規胸外科疾病的治療概念,隨著電視胸腔鏡和手術器械的不斷完善,以及手術操作技術的不斷進步,胸腔鏡手術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將會取代更多的標準開胸手術,已被認為是胸外科領域又一重大技術革命??v隔鏡手術,全名叫電視縱隔鏡手術,是胸部微創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診治縱隔疾病的新技術??v隔鏡是一種可經頸部或胸部切口插入縱隔或胸腔內的檢查鏡,用以直接觀察縱隔淋巴結或縱隔腫塊,并可摘取淋巴結或少許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從而可以幫助臨床診斷縱隔病變以及肺癌有無轉移到縱隔淋巴結,主要用于肺癌分期及縱隔疑難疾病的診斷。因其具有創傷小、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取材滿意等優點,迄今為止,電視縱隔鏡手術是縱隔疑難疾病診斷和治療以及肺癌治療前病理分期的最重要檢查方法??v隔氣管周圍病變因縱隔內結構復雜,病種多樣,常規檢查方法價值有限,致使縱隔病變常常成為臨床診斷上的難點,為避免誤診誤治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指導合理的治療,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獲得明確的病理診斷,電視縱隔鏡手術在這一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大量臨床實踐證實,縱隔疑難疾病經縱隔鏡檢查后,明確診斷率超過90%。肺癌病人,明確其診斷和分期,對制定治療方案和判斷預后均具有重要意義。縱隔鏡檢查正是迄今為止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手段;能為肺癌外科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最佳依據。縱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一般病人手術當天即可進食,第二天下地自由活動,第三天即可出院,傷口用可吸收線皮內美容縫合,不需拆線。等4-5天病理檢查結果報告后即可開始針對性治療。由于環境污染的加劇以及吸煙人數和吸煙量的增加,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在我國主要城市中,肺癌的發病率已超過各種惡性腫瘤,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但是,由于肺癌發病原因復雜,相似疾病其進程不同,影響治療因素眾多,為了減少盲目、不恰當的治療,制定規范化的、指導性的治療方案,以使患者以最經濟的花費取得最有效的治療效果是十分必要的。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目前,國際上肺癌治療專家們已達成共識:肺癌單一的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為止,最佳的治療方法是結合各種療法的優點,進行肺癌的綜合治療。肺癌的綜合治療一般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生物靶向治療及中醫藥治療等。但是綜合治療并不是把這些治療手段進行簡單疊加,而是由專門腫瘤專家根據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在第39屆ASCO年會上,ASCO主席強調“幾乎所有癌腫均需多學科治療”,提出腫瘤內科、胸外科、放療科、病理科、呼吸內科醫師需要聯合共同為患者診斷治療才能有較好結果,這是患者的權利。為此,對我們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問題,由“誰”來評價患者的整體狀況,整合這一聯合體?哪一項治療應該先行?以何種治療為主,哪種為輔?每一階段治療完成后下一步應該怎么辦?是否需要做繼續治療?做什么?怎樣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胸外科在肺癌綜合治療方面,經全體同仁的多年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其綜合生存率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我們提倡的肺癌綜合治療“一站式整體化”服務理念,完全符合當今國際上最先進的按病種整合治療手段的模式。舊的治療模式是把肺癌治療生硬地分為外科(手術)、內科(化療)、放療、介入、鎮痛、生物及靶向治療、中醫藥治療等等,對一個患者的治療要由多組專家共同完成,而當前我國對肺癌的治療模式還沒有形成一個全面認識,在這種情況下要完美地整合銜接各種治療手段是不可能的。而“一站式整體化”治療模式很好地發揮了治療中心的優勢,由一組精英完成對患者的治療全過程,無疑能在同樣的設備與技術條件下取得最高療效。胸外科不但在國內較早開展了當今最先進的胸腔鏡、縱隔鏡、小切口微創治療。還依托強大的綜合實力及良好的心臟外科手術基礎,開展體外循環支持下晚期肺癌根治術,超聲刀治療晚期肺轉移癌是胸外科獨創的特色。胸外科開展化療工作已近20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新輔助化療、術中化療、化療泵、術中冷凍、熱療、電化療等均是我們的特色與優勢,我們自行設計的化療方案具有廉價、高效、低毒的特點,深受患者歡迎,胸外科最早在國內成功進行了造血干細胞支持下肺癌化療,可見胸外科在該領域的綜合實力。我們在牢固掌握放療、介入、鎮痛治療知識、原則并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基礎上,開展術中放療、置化療泵、鎮痛泵等特色先進療法,取得了良好療效。在生物及靶向治療方面,我們也是國內最早開展的科室之一,并派遣多位專家前往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學習,始終掌握最新科技動態,開展了Luck細胞、瘤苗、Cox-2抑制劑、小分子靶向藥物敏感性的基因篩選、細胞因子去甲基化等國際最前沿的臨床研究與實踐。中西醫結合治療是友誼醫院的傳統優勢,胸外科很好地利用這一優勢,總結了一套中西醫配合治療的方法,收到良好的療效,生命之托重于泰山,胸外科全體同仁將不負重托,用勤勉的治學與精湛的醫術,努力幫助病人延續生命,為每一位患者撐起一片生命的藍天。局部晚期肺癌的診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指已伴有縱隔淋巴結(N2)和鎖骨上淋巴結(N3)轉移、侵犯肺尖部和縱隔重要結構(T4),用現有的檢查方法未發現有遠處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其中侵犯縱隔重要結構是指侵犯心包、心臟、大血管、食管和隆凸的NSCLC。局部晚期NSCLC由于手術根治切除率低和術后遠期效果差,傳統上多被視為外科禁忌。近年來,隨著醫療設備的進步、外科技術的提高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應用,越來越多的這類患者經嚴格選擇,使得過去認為不適于手術治療的Ⅲa期和Ⅲb期NSCLC患者能夠獲得外科手術切除機會,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的效果。局部晚期NSCLC的擴大手術治療結果,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33.14%,與傳統手術效果相仿。目前胸外科對于晚期局部非小細胞肺癌可進行支氣管及肺動脈袖式切除重建、隆凸切除重建、心房部分切除、上腔靜脈置換等高難度手術,對于常規麻醉困難患者可在體外循環支持下進行各類疑難手術。晚期肺癌的綜合治療晚期肺癌一般是指侵犯臨近器官、癌性胸水或有遠處器官轉移的病例。患者已失去傳統手術治療的機會,在許多地方會被放棄治療或僅行姑息治療。我們本著“救死扶傷,寸土必爭”的精神,經多年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一整套晚期肺癌的綜合治療方法,有效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及生存質量:由著名胸外科專家王天佑教授牽頭研究的“超聲刀治療肺轉移癌”曾經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挽救了許多晚期患者的生命。胸外科獨具特色的“電視胸腔鏡輔助癌性胸水消除術”綜合運用了微創手術、熱療、低滲、植入化療等先進技術,治愈率94%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我們用化療、放療、生物靶向治療、中醫藥治療配合肝動脈灌注及栓塞治療,有效提高了肺癌肝轉移患者的療效;配合三維立體放療或與腦外科合作手術治療,使許多肺癌腦轉移患者重獲新生。在治療肺癌骨轉移方面我們除采取最先進的綜合治療外還與骨科合作采用微創手術加固骨組織清除腫瘤灶,創傷小、無痛苦、有效預防了截癱、骨折等并發癥,提高了生活質量,延長了生存期。在治療晚期癌痛方面,我們采取中西醫結合、內服外貼、鎮痛泵、神經阻滯等先進的治療方法,真正做到了使病人遠離癌痛。經全體同仁的不懈努力,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如今許多晚期患者經治療已存活10年以上!奇跡須要拼搏創造,付出定有回報;跟癌魔抗爭到底,我們永遠與您同道。聯系電話:63014411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