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現為暨南大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美國心臟病學院專業示范中心。人才梯隊合理,技術力量雄厚,目前設立二個??撇^及一個冠心病重癥監護病房、心導管介入治療室、心臟電生理室和心功能檢查室等部分,擁有心血管造影儀、心臟電生理記錄儀、主動脈球囊反搏儀、心電圖活動平板、遠程實時動態心電圖和動態血壓等先進診療...
展開>>
介紹: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現為暨南大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美國心臟病學院專業示范中心。人才梯隊合理,技術力量雄厚,目前設立二個??撇^及一個冠心病重癥監護病房、心導管介入治療室、心臟電生理室和心功能檢查室等部分,擁有心血管造影儀、心臟電生理記錄儀、主動脈球囊反搏儀、心電圖活動平板、遠程實時動態心電圖和動態血壓等先進診療設備。心血管內科充分應用國際最新的醫療技術,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患者至上”的原則救治病人,經過3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學科的綜合實力明顯提升,臨床診療的特色和優勢突出,并搭建了與國際接軌的臨床交流平臺,造就了一支理論扎實、技術精湛、敬業愛崗、奮發有為、結構合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形成了基礎研究與臨床防治緊密結合的完整學科體系。心血管內科醫師有十多人次曾赴德、日、美等發達國家學習,碩士及以上學歷者達100%,博士學歷者達80%。近年來,心血管內科教學科研成果豐富,獲批國家級及省市科研立項資助達20余項,國際與國內橫向研究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包括SCI論文)100余篇,平均每年培養社區醫生10-20名,培訓心血管??漆t師5-10名,培養海內外碩士及博士研究生70余名,有較高的海內外影響力。心血管內科一直參照國家級??平ㄔO的標準,對于專科疾病采取專治專防的態度,現已成立了多個國家級中心:國家級中心1.胸痛中心通過多學科合作和區域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從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力,減少誤診和漏診,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臨床預后。胸痛中心采用區域協同救治模式,以暨南大學附屬醫院作為急診介入中心,與廣州市及省內多家網絡醫院聯合建立起協同救治的快速反應機制,通過院前急救培訓、遠程會診、快速轉診、優化救治流程等手段,顯著降低胸痛確診時間,同時建立了30分鐘內導管室一鍵激活機制,通過院內“綠色通道”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率與生存率。自胸痛中心建立以來,我們已為數千名胸痛患者提供了快速診治服務,并為數百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盡早開通了血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2.房顫中心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房顫中心建設項目,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批成為首批中國房顫中心建設單位。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電生理團隊開展房顫射頻消融術多年,近年來又成功開展了左心耳封堵術,同時通過心內科的華南遠程心電中心平臺,為廣州市以及周邊協助單位的房顫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診治技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房顫中心最大限度地整合門診、急診、心血管內科、心臟外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超聲科,放射科、檢驗科等與房顫疾病診治相關的學科資源,組建房顫規范化治療管理的多學科團隊,建立房顫??崎T診,制定診療規范,為房顫患者提供專業、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還將對基層醫院、社區醫療機構醫師進行規范化治療培訓,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房顫遠程醫療平臺,整合建立區域協作診療體系,以提高房顫患者的綜合管理質量。3.高血壓醫聯體廣東省分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心血管病質量控制與改進中心、國家衛計委基層高血壓管理辦公室、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成立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首批醫聯體分中心于2018年7月7日正式成立,以推動高血壓??苹?、規范化發展,提升疑難高血壓診治水平為目標,在聯盟內部開展雙向轉診、技術指導、人員培訓、資源共享等合作,完善雙向轉診、疑難會診、住院和門診化驗檢查綠色通道制度,以高血壓為切入點,推進專全結合的慢病管理模式,開發醫聯體內雙向轉診平臺、創新遠程會診模式。4.暨南大學華南遠程心電檢測中心暨南大學華南遠程心電檢測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建立了強大的心電圖傳輸網絡,為華南區數百家醫療機構提供遠程心電圖報告服務。遠程心電數據通過網絡發送至華南遠程心電檢測中心,由中心專家進行判讀、診斷和遠程會診,并將診斷結果發送至基層和社區檢測點,協助基層和社區醫護人員診斷和治療。對篩查出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本檢測中心的專家和基層社區醫護人員一起評估病情、制定治療策略,提高患者治療質量,為就醫提供綠色通道。本檢測中心的心電培訓基地還為基層社區醫護人員進修學習提供方便快捷的平臺。遠程心電檢測點建立是一項惠民工程,促進全社會醫療互助,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篩查、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降低群眾醫療成本。醫療特色項目介入心臟病學是心血管內科的特色,心血管內科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展心臟病的介入診療,目前已全面開展冠脈造影、冠脈支架術、瓣膜成型術、先天性心臟病封堵術、起搏器植入術、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動過速及房顫的射頻消融根治術、左心耳封堵術、室間隔化學消融術,以及其他介入技術,并積極與美國、日本、意大利、德國等心血管介入專家切磋交流,目前各項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1、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治: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痛中心聯合心血管內科、心導管室、急診科、急救醫療系統(EMS)、心血管外科、影像學科和檢驗科等多個學科系統,堅持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立全天候急診PCI微創介入手術的“綠色通道”,大大提高了介入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新技術方面,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血管內超聲(IVUS)、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檢測(FFR)、準分子激光冠狀動脈消蝕術等國際領先技術,救治了上千例冠心病患者。在分叉病變、慢性閉塞病變及左主干病變等高難度的介入治療方面,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心血管內科冠心病介入診療項目為衛生部和廣東省首批通過準入的介入項目。2、心律失常的診治:對各種心律失常,特別是難治性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及射頻消融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立足于國家級房顫中心平臺建設,全面開展心律失常的三維標測下的射頻消融治療,對各種房顫、房撲、房速、頻發室早、室速、陣發性室上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開展了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治療心動過緩的心律失常患者(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并常規采用更有利于患者的間隔部生理性起搏方式。在省內較早開展了左心耳封堵術、冷凍消融術、房顫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療等房顫治療的新術式,達到了滿意的療效。3.血壓診治:立足于心血管內科高血壓醫聯體廣東省分中心的平臺建設,結合國際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探索出療效確切的、因人而異的個體化藥物治療方案。在難治性高血壓、高血壓急癥及繼發性高血壓等診治方面處于領先水平。心血管內科自90年代末起即開展了腎動脈支架植入術成功根治腎動脈狹窄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4.心力衰竭診治:根據國際心力衰竭標準治療并結合病人具體情況,為病人提供長期規范的治療,我們已經成功的診治了大量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最終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減少住院次數并延長壽命。并且我們利用先進的三腔起搏器(CRT-D:帶除顫功能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治療難治性慢性心衰。5.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臟瓣膜病的導管治療:對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及室間隔缺損等常見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臟瓣膜病二尖瓣狹窄、肺動脈瓣狹窄的介入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與外科手術相比,心導管治療具有療效可靠、無創傷、無痛苦、恢復快等優點,不需開刀就能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臟瓣膜病。心血管內科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臟瓣膜病介入治療項目為衛生部和廣東省首批通過準入的介入項目。6.重癥心肌炎與心肌病診治:我們在重癥病毒性心肌炎及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各種心肌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治療效果切實可靠,尤其是我們開展的經導管室間隔心肌化學消融術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療更具立竿見影的效果。心內科全體醫務人員將繼續以精湛的醫術、崇高的醫德全心全意為海內外心臟病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