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蘭之香與鮑之臭全在味覺,可是味覺的真正機理,科學家至今仍未完全明了。
味道是由微小的桶狀味蕾辨別的。舌頭上面約有9000個味蕾,少數味蕾分布在喉嚨里和口腔后部的軟腭上。每個味蕾末端有15~20個味感受器,即與神經纖維相連的細胞,味脈沖由這些神經傳到大腦。味感受器的壽命很短,每7天左右就全部更新一次。年紀越大,味蕾的數目越少,因此成年人味覺比兒童差,這正說明為何有些孩子不喜歡味道強烈的辛辣食物。
味蕾只能辨別4種基本味道:甜、酸、咸、苦。舌頭上不同部分“掌管”不同的味道:舌尖對甜味敏感,兩側對酸味敏感,舌尖與兩側能辨出咸味,舌根則辨出苦味。因此,有些物質放在舌上不同部位,會產生不同味道,例如糖精放在舌尖上是甜的,放在舌根上則是苦的。
辨味,說得更準確一點即品嘗滋味,是十分復雜的事。辨別味道不僅靠味覺,還牽涉到嗅覺、視覺等其他感覺,以及冷熱、老嫩等食物性質。各種感覺中,嗅覺尤其重要。患重感冒的人往往吃而不知其味,一般人以為是感冒破壞了味覺,其實是嗅覺被破壞了,患者聞不到食物的香味。
科學家仍不完全了解品嘗味道的過程,不過嘗到味道大概是一種溫和化學反應的結果。食物的分子與味覺細胞表面的分子彼此相連,形成化學鍵,刺激神經纖維發出脈沖。中樞神經系統把這些脈沖傳送到大腦,大腦辨出味道,從而知道是哪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