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在機體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一是VitB12的重要組成部份,VitB12為機體合成四氫葉酸及將順丁烯二酸轉化成琥珀酰CoA過程中的必需物質,從而影響了核酸物質、碳水化合物及某些氨基酸的代謝;另一是無機鈷,它對刺激紅細胞生成亦有重要作用,可影響葉酸及嘧啶類物質的代謝從而影響細胞嗜殖,這一機制不需通過VitB12。鉆促進造血作用的另一機制是通過激活鳥苷酸環化酶產生cGMP,使溶酶體酶釋放入血增加從而刺激腎臟釋放促紅細胞生成素。鈷鹽還有促進緩激肽釋放而致擴血管作用,因此攝入鈷鹽可出現面色潮紅、血壓下降。鉆對甲狀腺功能也有影響,動物實驗證實鈷為甲狀腺素合成所必需,無機鈷攝入過多可致甲狀腺增生。然而,鈷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釋放、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高血壓防治之間的關系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鈷很容易被小腸粘膜吸收。鉆可能與鐵為同一吸收途徑,因此缺鐵時鉆吸收也增多,但若飲食中鉆含量增多可致吸收率下降。在血漿,無機鈷與白蛋白結合然后運送至肝、心、腎、骨等組織,部分與Vit B12結合,VitB12尚能釋放出無機鈷。無機鈷主要通過尿液排泄。
鉆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現紅細胞增多癥、甲狀腺腫、心肌病及胰腺、神經系統損害。氧化鉆或硫化鈷攝入過多有致癌作用。小兒對鈷的毒性作用更加敏感,因此攝入量必須控制在1mg/kg體重以下,并且治療嬰幼兒貧血時應慎用含鉆制劑。乙醇可增強鈷的毒性作用,所以酗酒者鉆中毒較其他人群多見且癥狀重。硫胺(VitB1)及蛋白質可降低鈷的毒性,攝入含硫蛋白質可減輕鈷的毒性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