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方法,以往我們認為,在尿毒癥早期,甚至尿毒癥前期,越早做透析越好。在獲得最佳腎源之前,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最主要方法,不過過早進行血液透析并沒能幫助尿毒癥患者延長生命。在沒有明顯并發癥等情況下,保守治療也能使患者獲益。
慢性腎臟?。–KD)是各種原發、繼發腎臟疾?。ㄖT如腎小球腎炎、隱匿性腎炎、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紅斑狼瘡腎炎、痛風腎、IgA腎病、腎病綜合征、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等腎病)的臨床統稱。
慢性腎臟病發展到最后就是腎功能衰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尿毒癥,根據2015年中國腎臟病登記錄,血液透析患者已達38萬,90%終末期腎病患者需選擇透析治療。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方法,隨著腎功能進行性減退,尿毒癥患者體內毒素不斷蓄積,對心、肺、肝和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害。
一旦發展成腎衰,什么時候開始做透析,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最近的一些醫學研究表明,過早進行血液透析并沒能幫助患者延長生命。傳統認為越早透析對病情幫助越大。
不過在不斷研究探索前進中發現,透析不是越早做患者越受益。湯教授介紹說,透析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做此治療前需進行綜合評估,腎功能并不是決定透析時機的唯一指標,不能單純看血肌酐的水平,而要根據身體總的情況來確定。時機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腎功能、營養狀況和臨床癥狀等綜合因素,同時也應參考患者的原發病、年齡、醫療狀況等。
評估腎功能,多采用腎小球濾過率的估測值(eGFR)來評估,根據患者的血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結合年齡、體重及性別等計算。對于完全沒有尿毒癥臨床癥狀和體征者,可適當延遲透析;沒有嚴重并發癥的,也可以暫時予以非透析治療;若出現惡心、嘔吐、無尿等尿毒癥癥狀,保守治療無法緩解,即使沒有達到腎功能標準,也應準備透析治療。當出現急性心衰、嚴重高血鉀和酸中毒等嚴重并發癥,則是緊急透析的指征。
透析并非越早越好,當然也不是越晚越好。過早透析并不能明顯改善預后。若過晚透析,則易出現嚴重合并癥或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長期存活,增加醫療費用。
有些病人的腎功能雖然很差,但是其身體的其他機能狀況良好,如心肺功能以及電解質等都很好,這種情況下,醫生認為可以延緩進行血液透析時間;有些病人雖然腎功能未到CKD5期,并未達到透析標準,但是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這種情況下使用藥物無法控制,就建議病人進行透析。
治療要綜合考慮每個個體的情況,進行個性化治療。綜合考慮病人的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血液透析并非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