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癌癥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無論是女性或者男性都會有可能患上乳腺癌。乳腺癌有很多治療方法,但大多數人選擇化療,但是藥物化療和放射性化療對身體有很大傷害。那么,乳腺癌患者化療后會有哪些副作用?
1、過敏反應
主要分為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局部反應多為沿靜脈出現的紅斑、風團、蕁麻疹等,全身反應為顏面發紅、水腫、蕁麻疹、胸悶氣短、口唇發紫、低血壓、寒戰、眩暈的呢過,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過敏反應的常見藥物有紫杉類、鉑類等。
2、消化道反應
這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幾乎所有的化療藥物都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厭食、腹瀉、便秘等。
3、骨髓抑制
這也是最常發生的不良反應之一,主要是由于化療藥物抑制骨髓造血而引起的,主要表現為白細胞減少,特別是中性粒細胞的減少,這樣患者的抵抗力就會驟降,如果防護不好,可能會出現各種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敗血癥。因此,一旦白細胞降低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立即進行相應治療。另外,化療還可能會造成血小板和紅細胞的減少。
4、肝腎毒性
大多數藥物都經過肝臟代謝后由腎臟排泄出去,化療藥物經過這兩個器官后會對其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化療期間需要定期復查肝腎功能,還需要同時應用保護肝臟的藥物,以及通過輸液或多飲水來保護腎臟。環磷酰胺有一個特殊的不良反應——出血性膀胱炎,患者點滴完環磷酰胺后尿液可能是紅色的,一般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只需大量飲水即可。
5、心臟毒性
部分化療藥物(比如蒽環類)可產生心臟毒性,損害心肌細胞,使患者出現心慌、肢端感覺遲鈍等,使患者出現心慌、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氣短等癥狀,個別患者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
6、神經系統毒性
主要是指化療藥物對周圍末梢神經產生損害作用,患者可出現肢端麻木、肢端感覺遲鈍等。如紫杉類藥物、卡培他濱、長春瑞濱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經毒副反應。
7、 脫發
化療藥物會損傷毛囊,導致毛囊內増殖較快的細胞死亡,引起不同程度的脫發,以蒽環類藥物及環磷酰胺最為明顯。
8、色素沉著和皮炎
環磷酰胺、多柔吡星、卡培他濱、氟尿嘧啶等藥物容易引起色素沉著和皮炎,環磷酰胺可引起甲床色素沉著和指甲變形,因此,有些患者的指甲在化療后會不同程度地變黑。氟尿嘧啶可引起全身性皮膚色素加重和注射部位血管外皮膚色素沉著等情況。
9、免疫系統毒性
化療藥物可損害患者的免疫系統,殺傷免疫細胞,導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再加上乳腺癌患者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患者在化療期間一定要加強防護,提高免疫力。
10、生殖系統毒性
主要是卵巢功能的抑制,可能會引起卵巢功能早衰的情況,導致月經紊亂、減少、推遲及閉經等情況。因此,對年輕女性,在化療期間可考慮應用保護卵巢的藥物。
11、聽神經損害
順鉑、卡鉑可能會對聽神經造成一定損害,導致耳鳴頭暈聽力下降,嚴重者還可能引起高頻聽力喪失,甚至耳聾。
12、局部不良反應
包括局部藥物刺激和靜脈炎,許多化療藥物對血管都有刺激,可使血管變得細、硬,沒有彈性;一旦化療藥物滲到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不過,現在大多通過PICC或輸液港輸注化療藥物,這一副作用出現的幾率變得很低。
以上毒副作用不會在每位患者身上都出現,醫生在化療時也會給予相應的藥物來減輕這些毒副作用,因此,患者沒必要過于恐懼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