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期是兒童階段最特殊的一段時期,是指從出生后到滿28天這一階段,是寶貝來到世界的第一個月,由于剛剛脫離母體,身體正常生理功能會有較大的變化。
很多寶媽們初為人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感到無從下手。作為新手爸媽,需要有準備地學習一些護理新生寶寶的常識性知識,更要了解新生寶寶健康出現異常情況的信號!比如: 孩子哭了,是不是就一定是不舒服?而孩子一直睡覺,是不是就代表很乖巧?今天就總結平時的一些心得,幾種新生寶寶常見的異常表現,希望能對各位新手爸媽、準爸媽們有所幫助。
5大新生寶寶常見的異常表現!
【一要:看面色】
正常新生寶寶:面色紅潤,伴有生理性黃疸的時期則是紅中伴微黃。
大多數新生寶寶危重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面色蒼白甚至發灰,皮膚發花和口周發紺(俗稱“發紫”),蒼白:常為缺血缺氧所致。青紫:分局部與全身。局部者多由于出生時受壓,或寒冷刺激、外周血管收縮所致的原因,適當處理會好轉。若青紫持續,常提示身體缺血,如右向左分流先心病、嚴重感染等。需要立即進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進行搶救!!
尤其在寶貝剛剛出生后的24小時以內,一定要仔細觀察寶貝的面色是否紅潤。
【二要:數唿吸】
正常新生寶寶:在安靜狀態下唿吸次數不能大于60次。
如果發現寶貝唿吸增快,首先要看看寶貝是否發燒,如果不發燒的情況下唿吸增快就要考慮可能是新生兒肺炎。因為大多數新生兒肺炎不一定咳嗽,而是氣急、鼻翼煽動,象螃蟹一樣吐沫。肺炎時,氣道內分泌物增加,成人以咳嗽為主;而新生兒咳嗽反射不完善,是以唿吸增快,氣流加速代償為主,唿氣時氣流經氣管,將氣道內分泌物吹成許多小泡從口中吐出而產生。
如果每次唿吸時胸部也同時起伏(三凹征),表明也是有唿吸困難,因為正常新生兒的唿吸是腹式唿吸。因此,在給寶寶穿衣服時,千萬不要裹得太緊,以免壓迫寶寶肚子,造成唿吸困難。
【三要:摸肚子】
正常新生寶寶:按之腹軟。
很多有消化道問題的寶貝,第一表現就是腹脹,尤其是有消化道畸形。嚴重腹脹可造成唿吸困難。
不要喝奶后立即按肚子,會引起寶貝嘔吐。
【四要:聽哭聲】
正常新生寶寶:哭聲響亮,而且一般每隔2~3 小時,當他餓了的時候,也會用洪亮的哭聲來表達需求。
在臨床上,我們也經常提醒年輕醫生,重點去觀察那些不哭的寶寶。哭聲響亮表明精神反應良好。一直睡覺不哭鬧,不是“乖”的表現,可能已經生病了!不吃、不哭:為疾病早期表象,雖無特異性,但提示患兒有病,多數為感染所致。
另外,還要注意什么是“呻吟聲”?!莫把哭聲和呻吟混為一談,呻吟一定是不停止的,而哭泣時間是比較短的,而且呻吟聲一般比較微弱。一般病情危重的寶寶會發出呻吟聲,為新生兒求救信號!持續呻呤提示病情嚴重,應緊急處置!!
【五要:觀察吃奶情況】
正常新生寶寶:吸吮有力。
一般來說,正常新生寶寶喝奶量每公斤體重要達到120-150毫升/天。通常我們提倡按需喂養,正常的孩子餓了自然會想吃,而不是家長按照時間表來喂。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寶寶喝奶后會吐奶。那吐奶是不是正常現象呢?一旦寶貝嘔吐物中有黃色膽汁或者大口的噴射樣嘔吐,就要警惕有外科問題。
平時家長也需注意留心孩子的體溫、大小便情況。
【發熱】是人們最敏感的,也最易引起注意和重視!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成熟,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疾病時均可引起發熱或體溫不升。發熱是感染的一種表現,其高低與疾病輕重并非成正比,但體溫過高或超高(>;40.5度)會影響全身功能。高熱驚厥:屬新生兒急重癥。常表現為兩眼凝視、震顫,有的可出現面肌抽動,口部反復咀嚼。有的全身抽動或四肢呈強直。引起抽搐原因很多,包括:感染、高熱、癲癇、顱腦外傷、低鈣、低血糖 等涉及各個系統。一旦出現盡快明確并處理。同時,也必須重視體溫不升,因它也是病情嚴重表現!
新生兒不會表達需求,而且病情變化快,識別出新生兒的表現異常非常重要,但并非易事!應善于察言觀色!發現早可能轉危為安!但最安全之策,還是趕緊到專科醫院去看病。不要道聽途說,延誤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