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平常生活中有感到眼部或肢體酸脹不適,或視物模煳,容易疲勞,天氣炎熱或月經來潮時疲乏加重嗎?隨著時間發展,骨骼肌明顯疲乏無力,顯著特點是肌無力于下午或傍晚勞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減輕 的“晨輕暮重”現象嗎?這是重癥肌無力的表現!請警惕胸腺瘤的發生。
重癥肌無力的發病原因分兩大類,一類是先天遺傳性,極少見,與自身免疫無關;第二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見。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普遍認為與感染、藥物、環境因素有關。同時重癥肌無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發胸腺瘤。
胸腺瘤的臨床癥狀產生于對周圍器官的壓迫和腫瘤本身特有的癥狀——合并綜合征。小的胸腺瘤多無癥狀,也不易被發現。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時,常有的癥狀是胸痛、胸悶、咳嗽及前胸部不適。癥狀遷延時久,部分患者行X線檢查或某些患者在查體胸透或攝胸片時發現縱隔腫物陰影。被忽略診斷的胸腺瘤此時常生長到相當大體積,壓迫無名靜脈或有上腔靜脈梗阻綜合征的表現。劇烈胸痛,短期內癥狀迅速加重,嚴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積液所致唿吸困難,心包積液引起心慌氣短,周身關節骨骼疼痛,均提示惡性胸腺瘤的可能。
胸腺瘤常具有特異性表現是合并多種副瘤綜合征,如重癥肌無力(最常見)、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低球蛋白血癥、腎炎腎病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巨食管癥等。長期以來人們發現重癥肌無力與胸腺(或胸腺瘤)有關。重癥肌無力臨床上可分為3型,如眼瞼下垂、視物長久疲勞、復視等為眼肌型;上肢伸舉不能持久、步行稍遠需坐下休息為軀干型;咀嚼吞咽費力,甚至唿吸肌麻痹為延髓型。臨床上最危險的是肌無力危象,患者唿吸肌麻痹必須人工輔助唿吸。
目前認為重癥肌無力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種刺激發生突變,多年來一直采用抗乙酰膽堿酯酶藥物治療重癥肌無力,如溴吡斯的明,近年來又加用免疫抑制劑,如激素、環磷酰胺等。
治療原則
胸腺瘤一經診斷即應外科手術切除。無論良性或惡性胸腺瘤都應盡早切除。切除的惡性胸腺瘤可取病理活檢指導術后治療,大部分患者術后仍需要口服藥物維持改善癥狀,絕大多數療效良好的患者能進行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胸腺瘤無有效預防措施,早診斷早治療是本病的防治關鍵。同時應注意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一旦出現則應該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