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兒科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發育異常疾病之一。其定義是指女童在8歲前,或10歲以前月經初潮,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征發育的異常性疾病。
中樞性性早熟(CPP)是緣于下丘腦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釋放量,提前激活性腺軸功能,導致性腺發育和分泌性激素,并使內、外生殖器發育和第二性征呈現。CPP又稱為GnRH依賴性性早熟,其過程呈進行性發展,直至生殖系統發育成熟。
哪些因素會導致性早熟?
1、個體遺傳與母親的宮內發育環境:母親高危妊娠容易造成“高危兒”的生產,如巨大兒;
2、疾?。猴B內感染、外傷或腫瘤等器質病變;
3、環境因素:環境中的污染物質可能導致人體雌激素水平過高,從而促進早熟;
4、物質代謝與內分泌功能的異常改變:腸道營養吸收利用障礙,不良的殘余被吸收;
5、兒童肥胖癥的患兒增多:體內脂肪細胞數目的增多與肥大;
6、神經精神因素:精神壓力過大;
7、藥物性肥胖:與性相關的藥物或化妝品過于泛濫,誘發了相對性早熟;
8、生活、運動及飲食習慣:營養不均衡,陽光下的有氧運動減少;
9、媒體傳播:性相關的圖片及動漫刺激增多。
性早熟的兒童相對以前在年齡上提早了多少?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早熟了!”幾乎全社會都有這樣的感慨。確實如此,英國一項統計發現,從1860-2010年,女孩性成熟時間提前了6年,男孩至少提前了2年;美國兒童專家研究指出,現在10歲孩子的體征和行為方式已經相當于過去15歲;日本國立醫療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1995-2003年的8年間,女孩性成熟年齡就提前了1歲。
復旦大學兒科蔡德培教授的一項2005年調查顯示:上海性早熟患病率為1%;研究表明,大約每過10年女孩初潮年齡至少會提前1 歲。男孩子的發育也呈提前趨勢。中國學生的青春期已經由過去的12歲左右提前至10歲左右。其實,中國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并不是個體現象,全球的孩子們都在遭遇早熟。
性早熟的危害有哪些?
“性早熟”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育都沒有任何好處。
1、影響心理發育
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為自己在外表上與周圍小伙伴不同,產生自卑、恐懼和不安情緒,甚至導致飲食失調癥、抑郁癥的發生,以及香煙和酒精的濫用。
2、身高停止
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終止長個,結果導致成年身高較矮。男孩性成熟過早,其迅速增加的雄性激素,會造成斗毆等攻擊性行為激增。
3、增加腫瘤風險
美國國立衛生院研究發現,性早熟的女孩,以后患上乳腺癌和子宮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4、性行為提前
性早熟造成孩子性行為提前,因為閱歷淺、自控力差,更易導致不安全性行為、墮胎、甚至催生了“未成年父母”。
5、心血管疾病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內分泌系統的功能。肥胖不僅影響形體美,而且給生活帶來不便。
此外,還有關節軟組織損傷、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礙、心臟病、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膽結石、水腫、痛風等。總之,“性早熟”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們的一生,家長們應該多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從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來預防“性早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