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血脂的抽血應在早上、禁食12小時后進行。因為食物的種類、進食的時間和進食的量不同,進食后血脂檢測結果的變異很大,這使得對非禁食后血脂結果的解釋非常困難。
不同人膽固醇標準也不同
很多老百姓都根據化驗單上面的箭頭提示,來判斷自己的壞膽固醇是否升高,但是對于不同的人群,壞LDL膽固醇升高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目前國際的指南一般推薦:成人如果沒有或只有一個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壞膽固醇≥160mg/dL,應該開始降膽固醇治療;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危險因素,壞膽固醇治療的目標值應該是≤130mg/dL;對于已經得了冠心病的患者,應該把膽固醇降到≤70mg/dL水平,或者越低越好。
醫生指的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一般是: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或超重、吸煙、缺乏體育運動、直系親屬中有早發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年齡、性別等。一般來說,患者自己很難判斷自己的危險因素,建議到專科的醫生那里進行專門的診治。
20歲開始就要測血脂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測血脂應該從20歲開始。有早發心臟病家族史父母的孩子應該更早進行檢測。例如,父母在40多歲患心肌梗塞,患者的孩子應該在10歲時就進行脂代謝評估。有糖尿病和肥胖的孩子也應該進行脂代謝評估。體重增加的成人、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任何心臟、頸動脈、腿和腎臟診斷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都應進行脂代謝評估。
如果醫生建議開始生活方式改變以改善膽固醇水平,患者應在4-6月后復查血脂。如果開始藥物治療,患者應在2到3月內復查血脂。如果增加藥物劑量或者增加治療藥物,取決于具體的治療改變,患者應在6到12周內復查血脂。一旦治療穩定,每年應檢測兩次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