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因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攝取的營養過剩而引起的富余脂肪在肝臟內堆積的一種表現,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人們常常會把脂肪肝看做是人體的一種亞健康狀態,而忽視日常防護和治療。殊不知它逐步發展會導致較為嚴重的肝病。
那么,診斷脂肪肝肝病標準都有哪些呢?
一、存在常見的危險因素
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嗜酒、服藥史(常見有四環素、丙戊酯、乙酰水楊酸、糖皮質類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啶、氨甲喋呤、某些抗腫瘤藥及降血脂藥等)。
二、血液生化檢查
血清酶、b球蛋白、鐵蛋白、ApoA1以及膽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膽紅素和凝血酶原時間(PT)一般無變化。臨床病理研究發現,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項或一項以上血清學指標異常,且無特異性,因而實驗室檢查并不能確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學檢查
超聲檢查:彌漫性脂肪肝在B超圖像上有其獨特的表現:
(1)肝腎對比或肝腎回聲差異,肝實質回聲強度
(2)B超可檢出肝脂肪含量達30%以上的脂肪肝。
在顯微鏡下檢查肝組織,可見到大約有1/3的肝細胞有脂肪滴沉著,肝細胞腫大,壓迫肝血竇逐漸造成細胞缺血、變性、壞死;肝細胞若進一步發生纖維化,則轉變成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