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在治療皮膚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療效,可以用于治療以下五種皮膚病:
1. 濕疹:常表現為皮損、患處灼熱、丘皰疹密集、瘙癢劇烈。可用龍膽瀉肝湯加馬齒莧煎服,或外用黃柏、生地榆、馬齒莧、苦參等煎湯,冷濕敷。
2. 帶狀皰疹: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簇集水皰,形狀如串珠,帶狀分布,疼痛像火燎一樣。初期皰疹未破時,可將鮮馬齒莧搗爛,外敷在患處。水皰破潰后,可用馬齒莧、黃柏、大青葉等煎湯,放涼后濕敷患處,濕敷后薄涂青黛膏。
3. 膿皰瘡:好發于兒童,特點是淺表性膿皰和膿痂,流膿水,自覺瘙癢,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的特性。可選用馬齒莧、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千里光等適量煎水,濕敷或外洗患處。
4. 丹毒:特點是皮膚突然發紅、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伴隨腫脹、疼痛、惡寒發熱等癥狀。可用鮮蒲公英、鮮紫花地丁、馬齒莧搗爛敷患處。
5. 水痘:多發于兒童,特點是發熱、皮膚起紅色丘疹、小水皰,傳染性很強,冬春兩季常見。可用馬齒莧、黃柏煎湯,放涼后濕敷患處。
需要注意,馬齒莧并不能單獨治療上述皮膚病,通常需要與其他中藥配合使用。如果出現皮膚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生的意見,以獲取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