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我們發現有些人光彩照人、容光煥發、皮膚白皙、身材勻稱、滿頭秀發,看起來精氣神十足,健康滿滿。
但是反觀下自己,卻身材走樣、頭發油膩、皮膚暗黃粗糙、大腹便便,人沒有精神,萎靡不振,看起來滿身都是毛病。
如果你去醫院,很可能也查不出什么疾病。但你并不放心,因為每天,你可能都會受到下面這些癥狀的折磨:
①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
②口干、口苦、口臭;
③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④頭發油膩,脫發,白發;
⑤肥胖,減肥后容易反彈;
⑥浮腫,眼袋下垂,黑眼圈;
⑦腰酸關節疼痛,胸口悶;
⑧睡覺打唿嚕,頭暈沒精神,特別疲勞;
⑨陰部、陰囊潮濕;
⑩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
?白帶有異味,瘙癢;
?皮膚油膩,起濕疹等。
這究竟是為什么?別人活力十足、健康美麗,而自己卻像中了“毒”一樣,萎靡不振,滿身的小毛病呢?
這些小毛病,往往從西醫上無法解釋,但是如果你了解中醫上的“濕氣”,就會恍然大悟,這可能都是“濕氣”惹得禍。
什么是濕氣呢?
說到濕氣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上廁所,會發現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紙才能擦凈,有時候還便秘,這就是典型的濕氣重,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
中醫有“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的說法,極難祛除。人如果春夏淋雨涉水或在潮濕的環境中,濕氣就會通過唿吸道、皮膚毛孔等入侵體內,在各個臟腑組織之中“安營扎寨”,并“長期居住”。
濕氣對人有哪些危害呢?
1、濕氣在外有損形象,引發表癥
濕氣對人的外貌影響巨大。痘痘、面色灰暗、油光、毛孔粗大、眼袋、色斑、酒糟鼻等面部問題以及身材走形等,濕氣都難辭其咎,濕疹、蕁麻疹也與濕氣關系巨大。
體內有濕氣的人,特別容易上火,引發各種不適癥狀,如失眠、頭暈、頭痛、眼睛紅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等。
2、濕氣在內傷害五臟六腑,惡化疾病
濕氣會引起脾胃、肝膽、腸道、泌尿及生殖系統等數十種疾病,并過早引發富貴病的發生。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濕氣起于脾胃,濕氣重的人會經常出現腹痛、嘔吐、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不適。
當濕氣長久不除,會生出內熱,形成濕熱,蔓延至肝膽時,急、慢性肝炎,以及膽囊炎、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就會不請自來。
當濕熱下注于腎臟、膀胱、腸道和泌尿、生殖系統時,瀉痢、便秘、小便不利、熱淋及腎炎、膀胱炎,甚至腎結石、膀胱結石就會發生。
濕氣會引起全身關節疼痛,陰雨天氣會更加明顯。中醫臨床表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是因為濕氣內阻,氣血失調、紊亂所致。
3、濕氣會影響年輕人的職場競爭力
濕氣會讓人倦怠,頭暈,沒有精力,對其工作和事業都產生較大的影響。當你的同事精力滿滿,而你全身不適,無心工作,很多人都會被同事和競爭對手甩開。
祛除濕氣,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
值得深思的是,濕氣對人的健康危害如此之大,按理說人們會特別重視祛濕,可是為什么現在的人濕氣越來越多呢?
主要原因是:
1、濕氣為禍,主要是脾胃出現了問題,所謂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脾虛不解決,濕氣不可能根除。很多人在去濕的時候,并沒有從根源上入手,只是吃點利水滲濕的藥材。
2、濕氣外在的癥狀如皮膚油膩、脫發、皮膚起痘、長斑、濕疹、蕁麻疹等等,人們往往會尋求其他解決辦法。如使用祛痘祛斑產品,使用脫發產品、化妝品,很少有人會從根源入手去解決這些問題。
那么正確的去濕方法是什么呢?
金代《脾胃論》出現之后,中醫對濕氣的治療,已經形成了嚴密的邏輯,并確定了從內外結合的治療原則:
1、在內:健脾健胃,濕氣的根源在于脾虛,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所以真正的中醫祛濕氣的時候,必然會從脾胃入手。
2、在外:針對濕氣引發的表癥同時用藥,短期消除表癥,常常幾天就見效,讓濕氣重的人能增強信心,長期堅持吃下去。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有“濕氣”?
在這種嚴密的治療原則下,有了濕氣也不用擔心,可怕的是,很多人長期被濕氣困擾而渾然不覺,所以自測下是否有濕氣非常必要:
1、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
2、容易反胃、惡心,消化不良。
3、常常覺得唿吸費力,胸悶!
4、身體發沉,四肢無力,昏昏欲睡、沒有精神,頭暈。
5、頭發才1~2天沒洗,就油膩膩的,有頭屑。
6、面色發黃、發暗,油膩,泛油光。
7、口干、口苦,口臭,有異味,泛酸。
8、牙齒比較黃,沒有光澤。而且牙齦色紅,口唇偏紅,或者發白厚膩。
9、愛出汗,而且汗味重、體味大。常覺得身體發熱,皮膚發燙。
10、皮膚起痘,長斑,濕疹,瘙癢,蕁麻疹反復發作。
11、肥胖,有小肚子,游泳圈。
如果你符合上面1-2種,那么,就說明你正在受濕氣的侵害,清除濕氣就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