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毛片aaaaa无费看,尤物国产91色综合久久,国产露脸91国语对白,黑人香蕉又粗又大视频免费

首頁 /乳腺外科 /乳腺癌

怎么判斷是濕疹還是乳腺癌?

2018-04-11 15:27 閱讀:3155

如此容易被誤診,該如何鑒別診斷和治療?

乳腺派杰病(Paget,s disease)又稱濕疹樣乳癌,1874年由英國醫生Paget首先報道。乳腺Paget病在乳頭的鱗狀上皮內可見惡性腺上皮細胞病變,幾乎所有的病例均伴病變下方的導管內癌,通常累及1個以上輸乳管和乳腺深部更遠處的導管,病變可有浸潤,也可無浸潤。以乳頭乳暈區濕疹樣變為主要臨床表現,臨床上較為少見,首診誤診率高。

1、臨床表現

(1)乳頭乳暈區的濕疹樣改變。主要表現為局部破潰、滲出、結痂、痂皮脫落,上述過程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可伴有局部瘙癢疼痛。病程一般較長,長期病變可導致乳頭磨損、消失。

(2)可伴有可觸及的或臨床不可觸及的即在影像學上發現的乳腺腫塊。

(3)可伴有乳頭溢液。

2、組織病理學

表皮內存在增生的不典型細胞。細胞核大,胞質豐富,呈透明狀或局灶深染。細胞常聚集在病灶中央和表皮下部呈小簇狀分布;而在病灶外周和表皮上部則趨向于單個細胞散在分布。其下方的輸入管內見普通的高級別DCIS,偶爾見小葉上皮內腫瘤。即使原位癌在深部乳腺組織中,通過連續切片幾乎也總能證實受累的輸乳管,病變可呈跳躍式,也可呈連續狀。由于吞噬作用,Paget細胞偶爾也含有黑色素顆粒。

3、免疫表型

免疫組化證實乳頭Paget細胞與其下方的導管內癌細胞有相似的特征,都表達CEA、低分子量CK和ERBB2,少數情況下這些標記物中的某種可為陰性。鱗癌則通常不表達這種抗體,但偶爾可表達CK7。與惡性黑色素瘤的區別是Paget細胞通常不表達S-100和HMB45。TP53和ER可為陽性或陰性。

4、鑒別診斷

(1)乳頭乳暈區濕疹:乳腺Paget病最易與濕疹混淆,臨床表現酷似濕疹,不少患者一直在皮膚科就診延誤了治療時機。因此,對乳頭乳暈區皮膚病損治療超過2周療效不明顯者,應活檢排除乳腺Paget病。

(2)惡性黑色素瘤和乳頭原位鱗狀細胞癌:大多數病例可應用組織化學技術和免疫組化方法解決。

(3)乳頭乳暈區其他皮膚病變:如接觸性皮炎和放射性皮炎,病變多為雙側,可以仔細詢問病史借以排除。

5、治療

治療乳腺Paget病的關鍵是在于治療伴發的乳腺導管癌。文獻報道乳腺Paget病患者中約70%-98%合并導管原位癌或浸潤性導管癌。

(1)局部治療

①全乳房切除術:是最常用的手術方式,對于不合并乳腺腫塊的Paget病全乳切除的多個研究發現,在乳頭乳暈區以外的部位,病理切片多數(36%-100%)都有隱匿性腫瘤的存在,因此全乳房切除術還是被廣泛接受的。

②保乳手術+放療:對于不合并乳腺腫塊的病例,行乳頭乳暈區的錐形切除,即中心象限切除,研究表明如果不加放療,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率高,因此建議加做放療。文獻報道僅61%的患者病灶位于乳頭乳暈區下方,另有39%的患者病灶分別位于乳腺的4個象限中,單純的局部錐形切除易遺漏病灶,因此,選擇局部切除術或單純放療應慎重。

③腋窩淋巴結清掃術:由于合并腫塊的Paget病絕大多數合并浸潤性導管癌,因此腋窩淋巴結清掃是推薦的,對于不合并腫塊的患者,腋窩淋巴結轉移發現率為22%,一般推薦只對伴有浸潤性導管癌的患者行腋窩淋巴結清掃。

(2)全身治療:合并浸潤性導管癌或DCIS者應按照相應的全身治療原則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