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的輔助化療模式是指在手術切除腫瘤后應用化療藥物進行全身治療,而新輔助化療則是在手術前先使用化療,相比于以往術后化療,這種化療方式稱新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可使腫塊縮小后再進行手術。
目前,對于乳腺癌來說,新輔助化療是對某些病期的腫瘤的標準的治療策略之一,一般應用于以下兩種情況:
1.腫瘤較大,分期較晚,即所謂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手術不能確保完整、安全的切除腫瘤,因此需要新輔助化療使腫瘤縮小降期后再行手術。
2.對有些患者有保留乳房要求,但因腫瘤相對較大無法行保乳手術;通過新輔助化療,使腫瘤縮小后,使患者能夠獲得保留乳房的機會。
當然新輔助化療也可觀察腫瘤對所用的化療方案是否敏感。
但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療效因人而異,也與腫瘤的生物學特征密切相關。大部分患者在化療后腫塊出現不同程度的縮小,甚至完全消失,為后續根治性手術或保乳手術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尤其對于在新輔助化療后取得病理完全緩解,即病理切片中見不到癌細胞(pCR),這些患者術后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然而,也有較少數患者(10%以下)在化療期腫瘤反而增大,或者出現新的病灶,表現為疾病的進展。對于這部分病人,需要及時中止目前化療,并根據臨床醫師判斷是否適合手術或更換化療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患者在新輔助化療中取得的療效如何,都能夠使臨床醫師更為準確、直接的觀察腫瘤的對化療藥物的反應情況,并且監測腫瘤生物學特征在治療過程中的變化;這一信息對于后續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腫瘤的治療是一場持久戰,盡管新輔助化療可能使極少數對化療無反應的患者延誤手術時間,從長遠來看,新輔助化療并不會造成治療的延誤,反而為后續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