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主要是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如果出現了動脈粥樣斑塊,血管彈性降低,而且容易發生狹窄或阻塞,隨時可能引起心臟供血不足,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跳驟停,最終導致死亡。
對于那些已經發生過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患者,如何預防再次發作變得非常重要。在這一點上,醫生們有一套不錯的防病秘籍,按照英文縮寫,可以總結成 ABCDE 五條,就像人的手一樣。今天就把這個秘籍傳授給大家,讓你們輕而易舉地就理解醫生給你開的藥、提的那些建議都是怎么回事了。
A、如大拇指,具有重要的地位。
阿司匹林(Aspirin)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后,血管表面變得粗糙,血液中的血小板容易聚集在粗糙的地方,形成血栓,引發心梗。阿司匹林作為冠心病患者常服用的藥物,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降低心梗風險。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ACEI / ARB)
前者代表性藥物有貝拉普利、培多普利等,后者代表性藥物有纈沙坦,氯沙坦等。
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時,心臟結構容易發生改變,影響心臟功能,這種藥物可以減少心臟的變形,延長冠心病患者的壽命。服用貝拉普利可能出現咳嗽,這時可以換用沙坦一類藥物。
B、如人的食指,需要長期堅持,不放松。
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Beta-blocker)
代表性藥物有倍他樂克等,這種藥物可以幫助控制血壓、控制心率,擴張冠脈血管,從多方面改善心臟缺血情況,有效預防心絞痛發作。
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
控制高血壓,對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一般來講,有冠心病的患者,血壓一般應該控制在 130/85 mmHg 以下,可減少心絞痛和心梗的發生。
C、如人的中指,堅持不懈要努力。
降低膽固醇(Cholesterol)
高膽固醇是引起冠心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
在健康飲食的基礎上,冠心病患者還應該服用降脂藥物,代表性藥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它既能夠降血脂,還能維持動脈粥樣斑塊的穩定性。
發生過心梗的患者膽固醇正常后,也建議服用降脂藥,可以降低再次發生心梗的危險。(了解更多,請點擊:降血脂對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
戒煙(Cigarettes)
吸煙除了對肺的健康有影響外,還會嚴重損傷血管,引起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脂質沉積,從而堵塞血管,影響整個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D、如無名指,雖說無名,但卻危害大,必須認真長期對待它。
控制飲食(Diet)
每頓飲食避免過飽,避免高脂肪、高鹽飲食,以減輕心臟負擔。
提倡飲食清淡,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保證營養均衡,少食多餐。
治療糖尿病(Diabetes)
糖尿病除了是引起血脂紊亂的重要原因。同時高血糖還會導致血管病變。在同等條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 2~5 倍。由此可見,控制糖尿病對冠心病患者是何等重要。
E、如小指,看似可有可無,一旦出了問題也讓你吃盡苦頭,所以一定常抓不松懈。
體育鍛煉(Exercise)
冠心病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適當參加體育鍛煉,肥胖的患者需要減肥。這樣不僅可增強體質,也是減少冠心病再發心梗的重要舉措。運動時間每周七天(至少每周五天),約為 30~60 分鐘中強度運動,如一般的家務勞動、快走、太極等。
教育(Education)
我們一定要多看看專業醫生的指導,到正規醫院去咨詢,多掌握靠譜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