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快到了,準媽媽要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預防早產。此外,準媽媽、準爸爸要隨時做好入院及分娩的準備。每個醫院的急診流程、住院環境及制度各不相同,準媽媽、準爸爸要做到心中有數,在臨產或破水時不要慌張。
孕期參加孕婦學校是了解相關信息的重要途徑。準媽媽至少應知曉以下信息,并做好相應準備。
1、了解臨產的表現以及在什么情況下需要立即去醫院。
2、熟悉分娩醫院的急診就診地點及流程,避免就診時在慌亂中找不到產房而耽誤時間。
3、了解準媽媽從家或從工作單位到醫院的交通情況,準備好交通工具。
4、備好辦住院手續需要的物品:通常應攜帶醫保卡、現金或信用卡、身份證、孕婦保健手冊等。
5、備好產婦需要的物品:洗漱用具、餐具、衛生紙及衛生巾、拖鞋、內衣等;供產婦在產程中補充體力的食物,如巧克力、牛奶、點心等;手機等通訊用品,以便產婦隨時與家屬聯系。
6、準備新生兒用品:這方面的要求各醫院差別較大,準媽媽、準爸爸可根據需要準備。
預防早產
準媽媽在妊娠37周前,要特別注意預防早產的發生。早產的主要癥狀就是子宮收縮,常伴有少量陰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過程與足月臨產產婦相似。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并有陰道流血或破水現象,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查。
有早產史、晚期流產史、年齡小于18歲或超過40歲、有妊娠并發癥/合并癥、無產前保健、經濟狀況差、吸煙、吸毒或酗酒等高危因素的孕婦更容易發生早產,應加強孕晚期監護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