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身上癢可能是光敏性皮炎或日光性皮炎等疾病引起的。
光敏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對紫外線敏感以及服用或接觸外源性光敏性物質所致,如香菜、黃泥螺、無花果或石油等。通常在日曬后1-2天發病,皮疹多發于面部、頸部和頸前V形區、手背及上肢伸側,表現為小丘疹、小水皰,可伴自覺瘙癢,如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膚病。患者除日常需要避免接觸可能導致光敏的物質和藥物外,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抗光敏藥物、抗組胺藥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如煙酰胺、氯雷他定等。
日光性皮炎是皮膚接受強烈光線照射引起的一種急性損傷性皮膚反應。患者多在經歷日曬后,皮膚暴露部位出現瘙癢、潮紅、腫脹、灼熱等癥狀。少數患者病情嚴重時還可出現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患者皮損一般可在數日內消退,也有部分癥狀嚴重者出現繼發性感染。輕微的曬傷在數日內可自行消退,癥狀較重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外用藥物進行治療,如爐甘石洗劑、復方硫酸鋁溶液、氫化可的松軟膏等。日光性皮炎患者應當脫離曬傷環境,外出時做好防曬,避免病情反復。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建議到醫院就診,以確定具體原因,并得到相應的治療。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