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脫位的康復治療方法
- 髖關節脫位的康復治療方法
-
參與醫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 林發亮 副主任醫師

髖部最常見損傷包括髖關節部位骨折與脫位,髖關節脫位是一種嚴重關節損傷,脫位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由于髖關節周圍肌群豐厚,解剖結構穩定,一般的力量不會導致脫位。一旦脫位說明所受外力巨大,脫位同時軟組織損傷較為嚴重。合并其它部位發生損傷,例如骨折、神經損傷和血管損傷等。對于這種損傷應該按照急癥處理,復位越早效果越好。髖關節脫位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引起髖關節功能障礙,攝片檢查可以進一步明確診斷。脫位關節應立刻進行閉合性復位。髖關節脫位一般分三種類型,包括前脫位、后脫位以及中心脫位。后脫位臨床最為常見,單脫位治療與急性閉合復合為原則。常用復合方法是將髖關節輕度屈曲并縱向牽引,對于復合失敗應切開復位,以免對股骨頭造成進一步損傷。
合并多種骨折患者專家主張早期手術復合和內固定,髖關節脫位及時復合后需要進行康復訓練,復位后一般不采用外固定。但前脫位應該避免外展,外旋等活動,后脫位應該避免內收內旋活動,臥床2-3周,期間可在床上逐漸進行訓練,例如髖關節屈伸活動。髖關節前脫位患者嚴格控制休息,保持恢復關節囊韌帶最佳條件。多數劇烈活動或過早活動會影響患者髖關節活動能力以及損壞關節囊和韌帶。患者關節僵硬會在長時間不活動后引起,進行鍛煉的目的是恢復患者正常髖關節活動,從而改善患者功能障礙,3周后應該用健側負重拄拐行走,6周后可行患側負重訓練。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