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體位性低血壓
- 什么是體位性低血壓
-
參與醫生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王沛堅 副主任醫師

體位性低血壓是指體位發生變化時,出現的血壓改變,如從臥位改變為直立體位時,在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者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頭暈或者暈厥等腦循環灌注不足等臨床表現。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動脈順應性下降,動脈硬化比較嚴重時,同時合并有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減退,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當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者使用利尿劑后,因為有些降壓藥物是利尿劑,或者其它擴血管藥物以及精神類藥物,更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因此在老年高血壓的診療過程中,尤其對于老年高齡患者的診治過程中,更加注意立位與臥位血壓的測定,從而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因為體位性低血壓發生時,會有頭暈或者暈厥出現。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