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體征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體征
-
參與醫生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又稱為小兒髖關節脫位,近幾十年發現此病呈現動態發育,即胚胎時期髖關節結構正常,以后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發育異常,所以也稱為發育性髖脫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主要體征如下:1、髖關節彈響,該方法可用于新生兒,但只能輕微感覺到彈響,對髖關節過于松弛的病例,此癥狀不太明顯;2、臀紋、大腿紋不對稱;3、會陰部增寬,雙側脫位時增寬更加明顯;4、雙下肢不等長,患肢較短;5、關節活動受限,包括屈髖、屈膝、外展等,外展角度通常<70-80°,或雙側外展角度不對稱;6、出生后即出現髖關節活動減少,雙側蹬踹力量減弱或不對稱,學會走路較同齡人晚;7、學會走路的孩子會出現走路拐,即跛行,雙側脫位時可出現鴨子步態。家屬應在患兒出生后仔細觀察,如果發生上述任何一種癥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排除發育性髖脫位,以免延誤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