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寶寶拉肚子怎么解決
- 寶寶拉肚子怎么解決
-
參與醫生
達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張小飛 副主任醫師

腹瀉的定義是大便性狀發生了改變,也就是量和次數以及其中的含水量都增加了。一般嬰兒排便次數從3天一次到一天4次都是可以接受的,喂母乳的嬰兒每天排便次數會比喂配方奶的次數要多。較小嬰兒的排便次數會比較大的嬰兒多,所以只有排便次數和量明顯的比平時多,或含水量明顯增加成為稀便或水樣便時,這時才稱之為腹瀉。腹瀉一般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的病原體可以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非感染性的常見原因有食餌性、過敏性、炎癥性腸病。具體治療方法有:
1、細菌感染:抗生素的選擇,如果大便化驗可以看到白細胞,多數是侵襲性細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應該在大便化驗常規三次陰性以后才能停抗生素,不要過早停藥。當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或者病情反復的時候,應該及時做大便培養,了解細菌種類以及有沒有抗藥性;
2、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瀉:如果大便化驗沒看到白細胞,多數是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瀉,可以暫時不使用抗生素,可以考慮使用微生態制劑,或雙歧桿菌三聯活菌,還可以考慮使用腸黏膜保護劑比方說思密達也叫蒙脫石散。腹瀉時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出現了脫水或者是電解質紊亂,如果寶寶大便含水量多而且腹瀉的次數也多,同時合并有嘔吐、進食差,這時非常容易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應該及時的送醫院就診,一般輕癥狀不是太重,在醫生指導下可以給口服補液鹽,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應該靜脈補液,不然可能會帶來危險出現休克、腎衰竭等。
藥物性原發或者繼發消化吸收不良等,一般根據腹瀉時間長短,將兩周以內的腹瀉稱為急性腹瀉,超過兩周的腹瀉稱為遷延性腹瀉。兩者造成的原因以及醫生的處理原則是不盡相同,針對腹瀉的寶寶家長應該及時將寶寶的大便送檢。平時最好在家里備上醫院化驗大便常規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尿不濕上的大便,刮取大便以后最好在半小時以內送檢,為及時有效家長可以將標本送到附近的醫院化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