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濕熱證
-
參與醫生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孫連慶 主任醫師

濕熱證是中醫特有的一個名詞,主要指的是由于濕邪和熱邪相互搏結,侵襲人體所引起一系列癥狀,比如皮膚炎、皮膚油膩,頭部油脂較多,口中黏膩不爽、口干、口苦、汗多、下肢浮腫、大便溏稀或比較黏膩,排便有排不盡感,同時大便粘馬桶,很難用水沖干凈,小便短赤,這都屬于非常常見的濕熱證的表現。中醫認為濕熱證所產生的根源是濕邪,濕邪屬于外感致病六淫之一,可以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主要與居住的環境比較潮濕有關系。我們平時所說的濕邪,其實大部分是指內濕,也就是由于臟腑功能失調,主要是脾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所引起水濕之邪在體內滋生,所產生的一系列癥狀。濕邪郁久可以化熱,濕熱之邪相互搏結,就會導致人體出現剛才所說的這一系列的癥狀。濕熱證是中醫學中特有的名詞,西醫中并沒有濕熱證的概念。針對體內有濕熱證的癥狀,中醫一般可以采用清熱利濕的方法進行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