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上吐下瀉是怎么回事
- 上吐下瀉是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蘇琳 副主任醫師

上吐下瀉最有可能是急性胃腸炎,急性胃腸炎往往在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感染之后引起,以細菌、病毒感染最為常見。細菌感染好發于夏秋季節,往往在飲食不潔之后出現,臨床表現是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甚至伴有發熱的癥狀。實驗室檢查可以看到大便化驗中有紅、白細胞和便潛血的陽性,血常規的化驗可以看到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升高。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病毒感染的癥狀和細菌感染類似,都可以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的癥狀,大便化驗常為正常。血象沒有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的現象,往往見淋巴細胞升高。急性的胃腸炎,在治療方面,一方面是針對病原體的治療,另一方面是對癥支持的治療,病原體主要是針對細菌,可以應用抗生素。而對于病毒感染,則沒有明確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如果患者腹瀉嚴重,造成脫水的癥狀,可以給予補液的治療。對于惡心、嘔吐比較劇烈的患者,可以適當給予止吐的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