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體溫標準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體溫標準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蘇遠 副主任醫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普通的肺炎或者感冒體溫一致,正常人的體溫在37℃以下,如果超過了37℃就會被認為是發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癥狀里面發熱最為突出,同時可能會伴有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困難、腹瀉這些表現。醫學上將體溫劃分為高熱、中度發熱和低度發熱,如果體溫超過了38.5℃就認為是高熱,高熱的對機體的影響比較大,因為高熱會出現出汗過多、機體缺水這種情況。同時,高熱可以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出現煩躁、頭暈等癥狀。當體溫超過38.5℃的時候建議采取干預,可以采取物理降溫,如沖熱水澡,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這一類的藥物來解熱鎮痛。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言,體溫其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指標,如果體溫出現了下降,通常也提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情得到了逆轉,出現恢復的現象。所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管理方面,監測體溫非常有必要。當然,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情況,就是一部分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體溫的基礎值偏高的情況,比如部分女性患者在排卵期可能體溫就是會偏高。因此,還要監測最高峰和體溫的最低峰相差有多大,如果體溫的最高峰和最低峰差值<1℃,會認為這不是發熱。因為發熱的時候,最高溫和最低溫的差距一定要>1℃。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