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共濟失調是怎么引起
- 共濟失調是怎么引起
-
參與醫生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王俊嶺 副主任醫師

通常人體姿勢保持與隨意運動完成,與大腦、小腦、前庭系統、深感覺等存在密切關系,通常相應系統損害,尤其小腦損害可能會導致運動協調不良、平衡障礙等癥狀統稱為共濟失調。共濟失調類型不同,病因也有所不同,主要內容如下:1、遺傳性共濟失調:屬于一種神經系統遺傳性變形性疾病,多在成年期起病,最多見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發病原因主要為致病基因CAG三合苷酸異常重復擴增導致翻譯而產生polyQ蛋白,進一步在小腦等組織內沉積,從而損害小腦功能并發揮病理破壞作用導致疾病產生。疾病嚴重程度與CAG三核苷酸重復片段大小有關,重復片段越多,發病年齡會越早,疾病也會越嚴重;2、繼發性共濟失調:除共濟失調臨床表現外,還包括其他原發疾病臨床表現,如因長期酗酒引起酒精性小腦變性、小腦與前庭位置腫瘤、中毒等均可引起共濟失調癥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