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要點
- 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要點
-
參與醫生
銀川市中醫醫院 王輝 副主任醫師

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護理要點包括: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持續進行心電監護,及時識別危險信號。如果發現惡性心律失常先兆,如心率過快、血壓過高,加重心臟負荷,可誘發心律失常,同時要備好除顫器等搶救物品;
2、加強呼吸道的護理:老年病人免疫力低下,加上術前有慢性肺疾患,術中全麻氣管插管,術后切口疼痛,不能有效咳嗽、排痰,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因此要經常協助病人取端坐位、拍背、咳痰,常規應用皮質類、醇類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有助于病人自主咳痰,還可減輕呼吸道炎癥,和吻合口水腫,解除支氣管痙攣,采取翻、拍、咳等綜合措施,術后要持續給予吸氧,可有效防治和改善心律失常。對發生心律失常病人,協助咳痰時要在監護下進行,時間要短,咳痰前后要充分供氧,避免低氧血癥發生;
3、要保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準確記錄患者24小時出入量,術后進食患者要強調24小時均衡補液,補液量為生理需要量的2000ml,加胃腸減壓,還有胸腔引流量大約3500ml左右。必要時候可以輸全血,補充血容量,同時注意電解質補充,定期查血生化,根據結果來調整電解質,特別是鈉、鎂補充。但要注意靜脈補鉀、補鎂時滴速不宜過快,避免引起高血鉀、高血鎂,抑制心臟和呼吸。堿性藥物如碳酸氫鈉,可以改善心肌細胞應激性,促進擬交感神經藥物對傳導系統心肌細胞的作用,還可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4、術后要及時鎮痛:可用自控鎮痛泵或者肌注杜冷丁、嗎啡等,但麻醉性止痛藥有抑制呼吸作用,對呼吸功能不全者要慎用,絕不能以成癮為借口拒絕給病人止痛藥。同時要保持病室環境安靜,減少陪護和探視,采取有效鎮靜、止痛措施,保證病人充分休息、睡眠;
5、加強心理護理:消除不良反應,減少心肌耗氧,明確監護儀使用目的和使用時發生響聲,來解除患者恐懼、焦慮心理。同時,醫護人員要態度親切和藹,操作準確、熟練,使病人產生信賴感、安全感,消除不良心態,主動配合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