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
- 肝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
-
參與醫生

肝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主要包括癥狀、檢查、時間:1、癥狀:會出現極度乏力,伴有惡心、嘔吐、厭油、納差等消化系統癥狀;2、檢查:轉氨酶升高,特別是AST,即谷草轉氨酶升高。病變后期轉氨酶下降,但膽紅素會升高,且出現膽酶分離的現象,黃疸會進行性加重,并伴有膽紅素的明顯升高,一般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的10倍。出現明顯的凝血功能障礙和出血傾向,表現為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凝血酶原活動度≤40%,核糖核苷酸還原酶≥1.5;3、時間:根據起病時間又分為急性肝功能衰竭、亞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衰竭是在2周之內,出現上述的各種類型的癥狀和腹部檢查異常,亞急性肝衰竭在發病15天-26周之內,出現了上述各種異常,慢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礎上,突然出現了腹水等門靜脈高壓的表現,此時膽紅素進行性升高,白蛋白明顯下降,同時也會出現凝血功能障礙、凝血酶活動度下降。引起肝功能衰竭的常見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以及藥物、毒物等化學毒素,還有酒精性肝病、肝豆狀核變性、肝代謝性疾病,肝與血自身免疫性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