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酸蝕癥
-
參與醫生
煙臺市口腔醫院 任光輝 副主任醫師

酸蝕癥是牙齒受酸侵蝕,硬組織發生進行性喪失的一種疾病。上世紀酸蝕癥主要指長期與酸霧或酸酐接觸的工作人員職業病。隨著社會進步和勞動條件的改善,職業病明顯減少。近十幾年來,飲食習慣導致的酸蝕癥上升,由飲食酸引起的青少年患病率增高,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酸蝕患牙感覺發木、發酸,對冷熱和酸刺激敏感。嚴重腐蝕者,牙冠缺損接近髓腔或牙髓暴露,可激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病,還可伴有其他口腔癥狀,如牙齦出血、牙齒咀嚼無力、味覺減退。嚴重酸蝕癥可出現全身癥狀,結膜充血、流淚、皮炎、呼吸道炎癥、嗅覺減退,食欲減退,消化障礙等,引起酸蝕癥原因如下:
1、飲食偏酸性:酸性飲料例如果汁和碳酸飲料等頻繁使用,尤其青少年飲用軟性飲料日趨增加,或者喜歡吸食檸檬,飲食偏好酸性,比如醋、沙拉醬、果汁、紅酒等;
2、職業相關酸性物質:譬如工作場所中空氣中酸性物質含量較高,競技性游泳運動員在氟氣處理的游泳池中游泳發生酸蝕癥;職業品酒師因頻繁接觸葡萄酒,發生酸蝕癥等;
3、酸性藥物:酸性物質的另一個來源與口服藥物有關,例如補鐵劑、口服維生素C、口嚼型阿司匹林和患胃酸缺乏癥患者用的替代性鹽酸等,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均可以造成酸蝕癥;
4、胃酸:消化道胃液pH值偏低,胃病長期反酸嘔吐以及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胃炎和反胃,均可造成后牙舌面和腭側面酸蝕表現,有時呈小點狀凹陷。還有一些年輕的女性為減肥而進行催吐,也會造成前牙舌側特征性酸蝕面。
一旦發生酸蝕癥一定要及時就診,由醫生給予正確的治療指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