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5分鐘搞懂宮頸息肉
- 5分鐘搞懂宮頸息肉
-
參與醫生

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多見,是子宮頸管腺體和間質部的局限性增生,并且向子宮頸外口突出,呈舌狀改變的一種腫物。可以單發,也可多發,大小不等,直徑多在1公分以下,一般容易被忽略。其主要癥狀為陰道出血和白帶異常。陰道出血主要表現為陰道點滴出血,鮮紅色,無規律,也可在性生活時出血,也可在月經前后出血;白帶異常主要表現為變為黃色,伴有難聞氣味,嚴重時有血絲。其主要原因為炎癥刺激、內分泌紊亂,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手術操作等均可導致病原體侵入導致宮頸息肉。宮頸息肉B超較難發現,主要通過婦科檢查確診。其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還可通過局部物理治療,如激光、冷凍、微波等方法。一般手術時間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進行,需完善白帶檢查,徹底治療婦科炎癥后才可進行宮頸息肉摘除術。由于宮頸息肉存在惡變可能,術后需進行病理化驗,根據結果指導下一步治療。在預防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保持外陰清潔,積極防治陰道炎及宮頸糜爛;第二,注意性生活前后衛生;第三,勤換內衣內褲,保證干凈,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做好經期、產后或流產后保健;第四,積極治療宮頸炎和陰道炎等婦科炎癥,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