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肝腎虧虛中醫辨證論治
- 肝腎虧虛中醫辨證論治
-
參與醫生

肝腎虧虛中醫辨證分為肝腎的陰虛證或陽虛證。因為肝主疏泄、主情志、肝藏血,而腎藏精、主生長發育、主生殖、主納氣且腎為先天之本。當各種原因導致肝腎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各種臨床表現,具體如下:1、肝腎陰虛證:臨床癥見脅肋隱痛、頭暈目眩、失眠健忘、腰膝酸軟、口干咽燥、五心煩熱等不同的臨床表現。在治療上,要進行滋補肝腎、養陰退熱,可以選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進行治療,都可以達到滋補肝腎、退虛熱的作用;2、肝腎陽虛證:臨床癥見頭暈目眩、雙目干澀、視物昏花、耳鳴、腰膝酸軟、乏力、男子遺精,女子經少或閉經等。在治療上,需要進行溫補肝腎,可以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二至丸、金匱腎氣丸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補肝腎、治陽虛的作用。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