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前焦慮癥癥狀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杜志剛 主任醫師

目前,隨著網絡的發達和平臺的推廣,產前焦慮癥癥狀已經逐漸被很多孕婦所接受和認識,但很多人對其癥狀表現卻模糊不清,其癥狀具體如下:
第一、有的準媽媽擔心孩子出生以后,自己的職業生涯受到影響或家庭經濟壓力增大,從而出現焦慮、煩躁、情緒不穩定、容易發火,有的可表現為失眠,整天輾轉反側,睡不著覺;
第二、城市女性,一般初產婦可能通過看電視劇、媒體、報刊等,目睹生孩子很痛苦,需經歷鬼門關,其負擔較重,從而在其心理上形成壓力,難免產生焦慮的情緒,經常出現手腳心發熱、心率加快、手抖等;
第三、有的孕婦會擔心孩子畸形,盡管做了很多檢查,告知孩子沒有問題,但仍會擔心、害怕,從而產生情緒的變化;
第四、孕婦在懷孕之前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以前沒有,懷孕以后出現了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這些自身軀體性疾病影響孕婦的健康,也會影響孩子,易引起軀體性的焦慮;
第五、對胎兒性別的焦慮。盡管現在絕大多數人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但也有部分的偏遠山區孕婦,因胎兒性別問題,壓力大,也會產生焦慮、抑郁等表現。
如患者出現上述情況,需進行相關的指導,可告知其生產的技巧或找有生產的人與其開導,使其重新認識生產的過程,同時與朋友、家人、丈夫多交流、溝通,平穩情緒;如患者已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應按照標準指南進行治療,待緩解軀體癥狀后,其焦慮癥狀亦可緩解;如患者出現不安的表現,可到醫院做焦慮量表或抑郁量表,看其是焦慮多還是抑郁多,或兩者均有,如有異常,應以心理疏導、物理治療為主,而非以藥物為主,可能很多藥物對于女孩有一定影響;如為中、重度的焦慮抑郁狀態,應以藥物為主,一般懷孕三個月以后,藥物對孩子影響并不是特別大,醫生一般會選擇對孩子影響較小的A級或B級藥物進行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