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飽餐為什么會引起心律失常
- 飽餐為什么會引起心律失常
-
參與醫生
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 李慧君 副主任醫師

心臟的起搏點在竇房結,支配心率部位神經實際主要是內臟神經,包括兩種神經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當人體激動興奮的時候,交感神經是興奮狀態,所表現竇房結也是興奮狀態,引起心率增快。而迷走神經的興奮對竇房結的作用是抑制,在進食和飽餐以后,因為刺激的是迷走神經,造成迷走神經興奮,消化液會分泌增多,可有助于人體的營養吸收和消化。因為迷走神經興奮以后交感神經是抑制狀態,這時迷走神經對竇房結的抑制作用,就會導致心率的減慢,同時支配心臟的神經也是全身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如果是在飽餐以后,內臟神經興奮以后迷走神經就會興奮,竇房結會被抑制,原先伴有緩慢性的心律失常患者,就會導致心率進一步的減慢,而被誘發出新的心律失常。另外一種現象在臨床中也很常見,心絞痛的患者會出現肩痛,就是由同一神經支配的不同神經,走最終的通路,最后導致不同。雖然心絞痛的疼痛應該在心臟,但因為和肩部神經走的是相同的通路,最后會導致肩部出現疼痛的現象。同時還有心臟本身的原因,物理刺激,如果吃得過分飽脹,胃腸道會擠壓到膈肌,膈肌上抬以后會擠壓到心臟,對心臟是物理刺激,物理刺激以后原先有的心律失常也會加重。還有是因為進食以后電解質因素,在進食以后可能飲食中的水電解質,尤其是鉀離子對心臟有一定作用,因為高鉀和低鉀都會導致惡性的心律失常,也是飽食對心臟的另一種影響。心臟節律本身是由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控制,而飲食會影響到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所以,會誘發心律失常,同時飽食又會刺激到心臟、刺激到膈肌,物理因素也會導致出現心律失常,同時飲食也會導致電解質紊亂而出現心律失常。

相關視頻